长安调(92)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田庄清寂,出了院子放眼望去,一片绿茵茵的田野。

陆益之竟然很喜欢这里的景致。尤其是站在院子边,望着田野。

他跟着陆温修习农书,躬身亲测,对农事已经很熟悉了。那两位夫人则是对谢奚养的那一架花草极感兴趣,问谢奚:“不知雀奴可愿割爱?”

谢奚遗憾的说:“这都不是我的,是我一个朋友的,他人不在。”

陆益之的嫂嫂听的满脸遗憾。显然教养极好,再没开口。

陆益之却说:“雀奴能否带我看看你的渠池?”

谢奚猜他大概是有话和她说,和气的说:“走吧。莲池也该开花了。”

陆益之始终心虚不敢和她并排走,错开一步跟在后面。

谢奚问:“怎突然来这里做客?”

陆益之有些为难,总不能说被祖父派遣。

谢奚也不指望他回答,现代人聊天很放松,不至于这样拘谨。改口说:“沿着这条路向前,就是渠池。”

陆益之静了很久,问:“雀奴,是不是不中意陆家?”

谢奚毫无停顿,一直走,笑着问:“你为何这样问?”

陆益之说不上来,只是觉得有羞辱,更多的却是失望和空落落的茫然。

谢奚见他不说话,心里叹息,这是走进死胡同了?

陆益之:“陆家其实没有看起来那样繁荣。”

这话里的内容很多,谢奚不想深究,因为这些和她没关系。陆家是不是卧龙翻身,或者是奢极必挫,这都不是她该操心的事情。

但她还是像个知心姐姐一样,回头看着陆益之说:“陆家是否繁荣,这是你们陆家的事。就像我们谢家是不是能配得上陆家的门楣,这和我其实没什么关系。我还是我,只做我该做的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陆益之大概听懂了,看着她郑重的承诺:“陆文元谢雀奴赐教。”

说完给她行了一礼。

谢奚心里感慨,他始终是个君子。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第44章 四十四 做教导主任~

沿着田间的小路, 沿着新渠,渠两侧水草已经很茂盛,明显的看到渠池水草丰茂的样子。

隔壁是稻田, 田里水光艳艳。

陆益之和谢奚并肩站在一起看着稻田, 他问:“雀奴是自小启蒙吗?”

谢奚:“是。”

他依旧不死心:“同男子一般, 十年寒窗?”

谢奚:“对。”

他又问:“雀奴是不是佼佼者?”

谢奚:“是。”

他自叹不如:“我输给雀奴, 并不冤枉。”

谢奚劝他:“没有输赢一说,比学问我远不及你。我只是在农学一科上有些建树, 何况, 眼下我只是个为家业奔波的女郎。而你是声名鹊起的陆家三郎,我们天差地别。”

陆益之不认同, 似要反驳。

谢奚说:“陆益之, 人生百年,平顺安稳是一生, 翻山涛海也是一生。端看你怎么去过。你现在觉得难以翻过去的山,跨不过去的大江,待十年后、二十年后再回头看, 你就会发现, 那些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小坎坷。不必这样介怀。这世上有些难事, 会让你生出蜉蝣撼树的信念,生出万死不辞的决心。而你会有很多知己、功名、立业, 循着你的道,一路走下去。”

陆益之只觉得她根本就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女郎。仿佛像个历经百态的长辈。

问:“这是雀奴的道吗?”

谢奚:“曾有人和我说,人生来就是这样的。”

陆益之听的眼神黯淡,不敢再问。

有些情意到这里就要收起,适可而止。

陆益之是聪明人,谢奚也不出声挑明。十几岁的小孩总是天真一些。这是个致命的误会, 她不是从前的‘小谢奚’,这段缘到这里就结束了。

各自沉默了片刻,谢奚问:“不知能否借读《善民百计》?农人最关心的大抵都是这些。”

陆益之收起情绪,认真的说:“当然可以,我也有一事求雀奴,不置可否将新式犁的图纸卖于我,我知此物珍贵……”

谢奚摆摆手:“不必这样,送你也无妨,今年这附近的农人们都已经学会了,不过是传播的慢些。”

陆益之和陆温讨论过这新式犁,心里清楚它的厉害之处。

听见谢奚这样,当即俯身给她行了一礼。

谢奚笑说:“你这是做什么?”

陆益之真心的说:“我虽不知雀奴在做什么,但雀奴的胸怀不是寻常男子可比,我远不及。”

谢奚见他少了之前的哀怨之色,也就不再教育他了,开玩笑说:“我的愿望就是做个富足的田舍翁。”

莲池里的荷花的花蕾都已经含苞待放了,莲蓬露头,她欣慰的说:“不枉花费了我十几亩的地,若是今年颗粒无收,鲁伯怕是要生气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