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698)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林玉婵一看那招牌,略觉眼熟。

“便宜坊”。

她乐了:“卖烤鸭的啊!”

此时的便宜坊,确是一副即将倒闭的懊糟样。几个大厨衣衫整洁,辫子梳得油光水滑,正百无聊赖地聊天。看到潘大爷来了,赶紧整理衣帽,假装处理几只烤鸭。

细看看,那烤鸭皮都蔫了,低头丧脑,耷拉着翅膀脖子,全身上下只剩嘴巴硬,不像刚出炉,像是刚出土。

潘大爷翘起胡子就要训人。厨子委屈:“鸭子都卖不出去。这一只还是早上烤的。”

“你瞧,就是这样。”潘大爷撮牙花,死马当活马医地对林玉婵尴尬笑道:“你要是能说动我妹儿,哪怕是帮衬一点点……哎,算了,我已经惹人嫌了,别再糟践你们姐妹情分。”

把她当成文祥夫人的闺蜜了。林玉婵心里苦笑,并没有澄清。

她看了看那整洁有序的店面,以及大厨们的专业刀工,觉得潘大爷盘下这么个店,还是挺有眼光的。

便宜坊是后来的老字号,没理由现在就开不下去啊。

再一看街道斜对面,富丽堂皇一个新开张的门面,满口堆满花篮彩条,大批食客排着队。

一个嗓门奇大的小二喜气洋洋地叫道:“瞧一瞧看一看啦!新开张的烤鸭店,御膳房的大师傅,烤鸭酒水果品一律半价了哎!大家赏脸,别去对面,都来我们‘全聚德’尝鲜啰!”

林玉婵:“……”

妈呀。神仙打架。

--------------------

第221章

林玉婵把那只出土的鸭子要了来, 一边慢慢啃,一边观察对面的火爆场面。

眼看潘大爷欲言又止,她赶紧说:“这只鸭子我买, 不白吃您的。不过我要句实在话, 如果我能帮便宜坊抢回客源, 您真能再带我去一次令妹府上?”

她这话是完全的海派思维,顿时把潘大爷说怒了。

“一只鸭子还收费, 白送你了!你真能帮我, 我豁出去也帮你,扯那么多干啥!小瞧我?”

林玉婵看到冯一侃朝她连使眼色, 顿悟, 赶紧道歉。

旗人最好面子,即便眼下八旗没落, 大批旗人穷得揭不开锅, 也得摆上个穷架子, 穿着长衫去茶馆站着喝茶。你跟他提什么等价交换、契约合同,他觉得你侮辱人。

林玉婵招呼冯一侃:“潘老爷说了, 这鸭子他请!那我就借花献佛, 大哥坐, 一块儿吃。”

冯一侃贫穷日久, 如今赚着每天八角银钱的外快,还包吃, 很久没这么舒坦了。

遂笑眯眯道谢, 指点她:“姐姐,不怪潘老爷生气。您这吃法错了。鸭肉得蘸酱、放葱丝、卷饼。像这样……”

一张鸭饼卷完, 林玉婵已经不见人影。

她混在全聚德排队的人流里,大大方方往里张望。

两个饭店, 烤鸭的方式略有不同。一个是挂炉烤,一个是焖炉烤,并非决定性的差异。两家店装潢也差不多档次,服务人员人数素质都相似。便宜坊有老字号的噱头,全聚德也有御膳房的招牌。唯一的区别就是全聚德挂了个书法家写的牌匾。但便宜坊的牌匾写于道光年间,勉强算是打平。

京师地界,银元钞票都不流行。买东西主要用“京钱”,一文合外省的两文。一席烤鸭,连鸭子带卷饼带小菜鸭汤,需要京钱一吊,大约合银元三角。

不算平民日常食品。是小康之家打牙祭的水准。

不过,全聚德“半价烤鸭”横空出世,一下子吸引来许多低阶层的顾客。队伍都排到街口去了。

相比之下,门庭冷落、价格又贵的便宜坊,就显得撒气露风,十分让人没食欲。

而且京里人吃烤鸭,可不像土包子林玉婵那样上来就啃:得先用筷子挑了甜面酱,涂在荷叶饼上,铺开葱丝、蒜泥、萝卜条,然后挑那连皮带肉的鸭肉片,均匀排在菜码上,皮薄馅大那么一卷,慢条斯理那么一咬,满口香脆流油,一口能品上半天。

然后,脆鸭皮蘸细白糖,最后是热腾腾的鸭汤,一鸭三吃,心满意足。

正因为此,饭店里翻台率低,更使得等位队伍庞大,仿佛半个北京城都放下手头的事,前来尝上一口。

有人等得心焦,见那衣着打扮明显比自己穷的阶层,排队排在自己前头,更是不忿,各自嚷嚷着自己的社会关系,试图插队。

店里伙计乐在其中地维持秩序:“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哈,爷您再等等,人人有份!小的会催催里头各位快点吃!”

说毕,别有用心地朝对面的便宜坊看上一眼,那眼神明晃晃带着挑衅。

潘大爷气得一拍桌子,“咱们也半价!”

“不成。”林玉婵匆匆赶回,一口气建议,“价格战不能这么打。就算你们的鸭子卖价一样,他们还有个新鲜的名气,您的销量还是上不去。我看对面也是不差钱的主儿,您当然不能任其宰割,得找准对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