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717)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今日陪太后游园,短短一个时辰内,被太后又拉又踩,文祥的心情已经如同坐过山车。他不敢再据理力争,叹口气,磕头道:“奴才知错。”

慈禧一笑:“知道你是被奸人挑唆。我不怪。下不为例。你是一时糊涂,以后做事儿带点脑子。至于这个给你送信的……”

林玉婵感到慈禧的目光扎过来,一颗心迅速下坠。

文祥认栽了,可把自己给丢下船了!

当然,一个深谙官场智慧的一品大员,被太后无端敲脑壳,低头认怂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文祥虽和蔼,不指望他为了一个见过一面的小丫头,赔上自己的官运。

她必须自救。不能管文祥了。只要慈禧舌尖吐出个“杀”字她就完蛋,比“蛋糕上有土”还板上钉钉。

“太后,”林玉婵破罐破摔,再次截慈禧的话,“文大人和洋人联系紧密不假,但文大人并非卖国,反而一直在收买洋人,让他们为大清的利益服务。不少洋行……”

火急火燎间编不出什么像样的故事,干脆略过,“此事牵涉甚广,缘由复杂,□□,文大人不是唯一牵涉进来的一位。民女只是小人物,并不知具体备细……”

慈禧冷冷道:“哦?”

果然,被她这话撩起了一点好奇心。

裕盛着急:“太后,不管文祥是何居心,和洋人私相授受就是罪……”

慈禧:“先带下去。慢慢审。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些老头子到底背着皇上干了多少事儿。”

---------------------------------

上海港。义兴三号码头。

苏敏官捏着一封千里迢迢送来的信,嘴角忍不住上翘。

长长的好几张纸,纸面上还蹭了灯油,可见是写于失眠的半夜。字里行间神采飞扬,那跳脱的笑脸仿佛跃出纸面。

他也有好消息要告诉她。那些搞轮运的洋行,价格战打到现在,已经有了撤退的迹象。最起码,挂在华人船行脖子上的绞索,没有再收紧的迹象。

有了喘息之机,他便可以慢慢恢复生产,把损了根基的元气,一点一点补回来。

伙计送来最新的轮船班次表。“水妖号”自天津而来,今日午时准点靠岸。内页印着头等舱乘客的名单,方便亲友接送。

女教士奥尔黛西小姐的名字赫然在列。

苏敏官沉着气,认真完成了最后一件待办事项,然后提起包点心,飞奔出门。

第226章

“水妖号”靠岸, 奥尔黛西小姐下船,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谢天谢地,”郎怀仁主教吊着个胳膊, 一瘸一拐地朝奥尔黛西小姐鞠躬, “敬爱的姐妹, 你为上海教会避免了一场随时会恶化的冲突。如果我没有负伤,我也许会亲自去北京抗议, 但是上帝令你快人一步, 拿到了这个化解干戈的首功——啊,你看, 有孩子来迎接你了!”

奥尔黛西小姐带来了总理衙门的新鲜手令。在上官施压下, 上海道台终于妥协,贴出公告, 宣布孤儿院的人命官司纯属时疫作祟, 杀孩坏尸、采生配药纯属谣传。嬷嬷保姆们虽有照顾不周之过, 但监牢里吃了个把月的苦,已经抵罪, 因此释放还家, 令重操旧职。此外, 被打砸的孤儿院可以开始修葺, 连同院中的学校、工厂,均可择日重开。

至于孤儿院重修的资金问题, 虽然慈禧亲口表态是大清政府出资, 但也就是说个好听,这钱还得地方上自己筹措。

这倒也不难, 按照惯常操作,向商人买办额外摊派点捐税就行。

面有菜色的孩子们和嬷嬷保姆重逢, 哭作一团。

拖了这多日,民众的愤怒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也只有几个乡绅抗议了一下,其余人都接受了官方的说法。

英法领馆得知事态被火速平息,也只好装模作样地遣人来慰问了一下。酝酿中的讹诈计划也只好不了了之。

奥尔黛西小姐笑成一朵花,和众位教友激动握手,拥抱了孤儿院的儿童代表,又跟赶来的报社记者说了两句话。

热闹人群周围,静静等着几个其他人。

红姑左顾右盼,不耐烦地唠叨:“怎么还不下船呀,我可叫了车,车夫都等急了呀……”

小女孩黄鹄吃力地抱着个更小的翡伦,警惕地打量那一堆不认识的大人,小声问:“林阿姐呢?”

苏敏官把一包点心塞到她手里,直接挤进狂欢的人群中。

奥尔黛西小姐忽然看到一个熟面孔:“啊,这个小伙子,你叫什么来着?旺财?”

“敏官,”苏敏官礼貌纠正,“您辛苦了。林姑娘呢?”

奥尔黛西小姐轻松地一笑,说:“大概还要等几天。她是做买卖的,好不容易出趟门,总得趁机结交点人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