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767)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苏敏官突然转向她,正色道:“林姑娘,我要退股。”

林玉婵一愣,“什么?”

“我留在博雅的股份,虽然是义兴投资,但是以我私人名义签约的。如今价值多少?”

当初那三千两银子的投资,如今膨胀一年,林玉婵粗略估算,他若退股,算上年末分红,至少能拿回四千。

但她没把这个数字说出口,反问:“拿钱来做什么?”

苏敏官扬头,看着“女武神号”的船员洗刷甲板,不言语。

先前送信的那个老幺没走,也认识林玉婵,拱了拱手,低声说:“上海义兴这两年蒸蒸日上,我们江浙分舵看在眼里,人人佩服,也曾多次暗中助力。可突然出了这么大事,金兰鹤有苦衷,事急从权,大家同气连枝,也都理解。李先生的意思,只要金兰鹤能还回义兴三年前的门面规模,这次的事一笔勾销,大家以后还是兄弟,若有危难,大伙依旧互相帮扶,绝不再生龃龉。”

林玉婵沉默许久,转头问苏敏官:“你退股就是为了这个?还他们一个三年前的旧门面?”

苏敏官眉梢一颤,朝她笑道:“回去盘账啦,给你的手下多发点奖金。”

林玉婵转身跑回。博雅一众员工还耐心地等在不远处。

“谢谢大家来接我。”她快速说,“你们先回去吧。做完今天的活计就收工。生意上的事明天再细说。”

红姑:“可是我们给你在‘一品阁’定了席……”

林玉婵抱歉地朝大家鞠躬。

“你们去吃吧。明天找我报销饭钱。”

---------------------

“大哥,别走!”

林玉婵叫住那个送信老幺。

对方大概也知道她想说什么,又是兜头一揖,肃然道:“咱们洪门几百年风雨,义兴的招牌从没倒过……”

“我知道。这次他真的很过分,路上一直在反省。”林玉婵和颜悦色地说,“大哥跑腿辛苦,我做东,咱们喝碗茶。”

老幺参加过当年的枫林聚会,记得这古灵精怪的小“白羽扇”,有点警惕地看着她,点点头。

苏敏官无奈,乖乖跟她走。

在尚且保留义兴标记的茶馆里,有些话便敢说出来。林玉婵专心沏茶。

第239章

平心而论, 林玉婵代入一下江浙分舵的立场,被苏敏官摆了这么一道,不炸毛才怪呢。

当年本着对金兰鹤的信任, 把上海义兴交给他代管。这两年江浙分舵风平浪静, 既没跳出来指手画脚, 也没给他使绊子,已经尽到了情分。

如今可好, 两年的信任, 换来一个砸碎了的招牌,连个渣都不剩。

换她她也气。

“可是, ”林玉婵提醒, “这十万两花得也不冤啊。大学士裕盛被搞倒了呀!你们打听一下,这裕盛不仅顽固守旧, 而且力主严厉‘剿匪’。他虽不曾亲手屠戮反清义士, 但曾国藩纵容湘军屠太平军故城, 朝中多有人非议,这裕盛上了好几个折子为其辩护, 说什么刁民杀不尽, 理应斩草除根;还有以前的洪兵起义, 杀掉的不少坏官, 裕盛都主张给他们厚封厚葬,立碑立传, 以传后世, 还亲自写了许多讣文,肉麻之极。这种清廷走狗, 现在失了势,丧了子, 卧病在床,命不久矣,难道不是大快人心之事?单凭这点,金兰鹤就立一大功,天上祖师爷都得笑出声。”

送信老幺一怔,脱口问:“你怎么知道?”

苏敏官也是一怔。这个辩护角度过于清奇,他完全没料到。

林玉婵笑答:“我在京城闷了两个月,什么八卦没听过?你们没上过京,自然不知,那里就算是个赶骡车的把式,消息都灵通得很,都能脱口讲出几十年皇家秘事呢!”

的确,京里旗人不同于外地百姓,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这大清是自己家业,因此不管多穷多落魄的,说起朝政动态来,也都分析得头头是道。林玉婵再稍微夸张一下,裕盛俨然成为洪门公敌。

别说这送信老幺,在世的几乎所有的洪门子弟,都罕有敢于进京的,自然捕捉不到这些宫廷传闻。林玉婵不经意提起自己“在京里闷了两个月”,也是个无声的炫耀。

送信老幺神色犹豫,点点头,附和:“文人比武将更可恨。这种人活着一天,就是咱们举大业的祸害。”

“所以,”林玉婵趁热打铁,“凭这件事,能不能将功补过?至少,三年赌约还没到底,大哥回去请示一下李先生,给他再延后一年的期限。敏官的能耐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一年,维持着义兴的招牌,就算达不到往日的规模,但把船行重新做红火,对他来说也不难,大哥觉得呢?”

苏敏官身心俱疲,已经懒得争执了。她必须为他争取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