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842)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不止她们。几个耶松船厂的小伙子也作为“工人代表”受邀前来,头一次见到了相隔一条黄浦江、却从未见过面的“盟友”。

都是贫困无产阶级,没那么多礼数规矩。大家很快嘻嘻哈哈打成一片。几个年长的女工开始调戏人。

“各位,”林玉婵等众人平静下来,笑着问道,“有什么心得吗?”

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完毕,总得开个总结会。小学生都明白的流程。

工人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坚持就是胜利,有的说发现自己原来那么勇敢,有的说,要是早点懂得组织起来,吴绝妹就不会死。

忽然又有人站起来:“可是那几个福建……”

“对了。”林玉婵抢话,“不仅是福建姐妹,其他籍贯的姐妹,尽管不是小组长,但也在斗争中表现突出——都有谁,大家记得吗?”

女工们注意力被分散,忘记声讨“工贼”,七嘴八舌,顷刻间说了好几个人名。

所谓乱世出英雄,只有被赋予极大压力的时候,很多人的潜力才会表露出来。

林玉婵记下这些人名。

“那么我提议,这些姐妹,以后可以作为副组长,辅助小组长的工作。另外我还注意到,杨树浦纱厂、还有其他几个纱厂,都曾有女工来支持咱们的行动。以后咱们和她们多联络,万一再有事,也可以互相照应。”

女工们答应了,又觉得有点恍惚。

她们还沉浸在过往的胜利中,林玉婵却在展望“以后”。

林玉婵继续引导:“罢工的过程,有什么经验吗?”

姚景姑侃侃而谈,总结:“要团结。要一条心。有什么情况都要集体投票,不能搞一言堂。要有明确的斗争目标。要有可靠的领袖,一层一层的传达消息……定期要通气,了解所有人的想法……”

“对!”耶松船厂的工人补充,“还有,贵在坚持。老爷们会收买咱们,不能上当,也不能闭门谈判。还有纠察队,一开始就要组织起来……”

又有人说:“下次可以分工更细些,最好能找个懂律法的参谋,还有笔杆子,还有专门负责谈判的人……对了!不能次次指望林夫人的小米,平时自己攒一点经费,罢工期间保证大家不挨饿!”

一旦思路打开,工人们七嘴八舌,顷刻间总结了一部细致的实战“兵法”,很多人自己也惊讶无比。

“哈哈,姐妹们,咱们要是男的,有机会读书,现在怕是能当官,哈哈哈……”

以后照着“兵法”做,不用步步商量,可以争取更大的权益。

林玉婵听到“兵法”,心中一动。

这次经验总结,苦于不能落实在纸面上。一则工人都是文盲,看不懂;二则万一落在别人手里,就是平白落人口实。

她忽然想起天地会那一堆土掉渣的密语打油诗,一下子明白了它们存在的意义。

她问:“这里有人会唱山歌吗?”

还真有几个粤西籍的女工,平时张口就是民歌小调,此时自豪地站出来。

林玉婵于是请她们过后留下,打算把这次的经验流程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方便工人们记忆。以后就算自己不在,也可以按图索骥地继续斗争。

随后又有人问,能不能以后每周都借场地聚一次,姐妹们谈谈心,比瞎逛街有意思多了:“我们不要小米!茶水可以自带!”

林玉婵当然同意:“现在就可以定日程,每次聊一个话题。感兴趣的来,不浪费大伙时间。”

“林夫人,”忽然有女工道,“听红姑说,她是交了什么‘会费’的,有人罩着。我们能不能也交会费啊!以后有这事,大家还一块儿干!”

林玉婵忍俊不禁。

交党费成不成啊?

不过她有自知之明。如今马克思本尊都被警察追得没处躲,她敢组织什么无产阶级大团结,估计没俩小时就被当地保甲给一锅端了。

什么时代就干什么时代的事儿。不如投靠天地会,起码人家□□了几百年。

“交会费”容易。但交了会费就得上名单,万一遇上个疯狂的地方官,拿“剿匪”当乐趣当政绩,就是不必要的风险。

还是得仔细跟姐妹们说道说道。

况且天地会创立以来,一直是个很传统的帮派组织,少数女会众都是跟男众沾亲带故的,没收过大批陌生女眷。林玉婵当然对此不以为然,但她还是不能自己做主,免得给苏敏官惹麻烦。

“嗯,我回去跟敏官商量一下。”

--------------------

不过回去没见着苏敏官。信箱里给她留了条子,说去临时出差,要消失几天,勿念。

这对他来说是常事。林玉婵于是自己将罢工行动收尾,监督资本家履行协议,建立好一个纱厂船厂的联系网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