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898)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她咬着嘴唇笑:“不麻烦。我让你插队。”

原本一句调笑,突然点燃了他眼中的火。他风卷残云一般翻身,覆在她身上,像渴水的人一样吮她。她小小叫出声。

“不,”他改口,“也不要那么麻烦。等我攒够钱,我就去广州找你。我去找那个在茶行里扫地饿肚子的妹仔,把她周围的人通通打一顿,把她买出来。”

-----------------------------------

整个马萨诸塞州被大雪埋了两个月,便到了中国春节的日子。各寄宿家庭应约将学童们送回春田市,马车在泥泞的雪化地面上留下深深的辙印。

大清公使馆暨留学事务局举行新年招待会。花瓶里插满绢花,墙上挂满书画,都是公使陈大人几个月里的寄情之作。

所有的监督、官员、教员都打扮一新,穿上深色的丝绸长袍,戴着各自品级的顶戴,脚蹬官靴,先隔空朝拜皇上太后,然后喜气洋洋地互相贺年。

特地从纽约华埠请来的中国厨子大展身手,备了一桌中西结合的宴席,用精致的瓷杯盛着“真正的茶”,看得客人们眼花缭乱,一个个翘着小拇指,学中国人的样子品茶。

寄宿在外的孩子们先后被送来,叽叽喳喳欢聚成一片。林玉婵欣慰地看到,短短几个月,这些孩子的气质完全蜕变,打心底的自信活泼,英文口语水平也突飞猛进,居然可以跟客人们正常对话,得体地回答一些诸如“美国好还是中国好”的灵魂拷问。

“美国更富裕,人人能吃饱穿暖,有屋住,有柴烧。”詹天佑腼腆地答,“中国有父母,有温暖的家,有祖先的灵魂,还有……还有一个可爱的未婚妻。”

客人们哈哈大笑:“那必须是中国好。”

林翡伦下了车就往林玉婵身上扑。被她同行的几个女孩拉住了,直使眼色。

林玉婵也穿着中式礼服,但不像其他人那样厚厚地怼了几层棉衣,而是很心机地套了美国的羊绒衬衣,再披一件修身的袄子,大大方方显出微凸的小腹。

其实她身材瘦,这都六七个月了也不太显。尤其是穿着宽大的中式袄裙,她觉得要是自己想藏,能一直藏到生的那一天。

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何必遮遮掩掩。

不如今天公布。趁着农历新年,好好收一波红包。

女孩子们什么不懂,当即震耳欲聋地尖叫成一团。

“林阿姐要给我们生小妹妹了!!”

要是放在几个月前,大家可能还会脸红地咬耳朵,最后派个代表偷偷去问。但在美国人家里放飞了数月,女孩们早就忘了矜持为何物,学到了大美利坚那种奔放的精神头。

呼啦一下,这个娇小玲珑的中国女子一下成为全场存在感最强。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各种语言口音的祝贺声隔空砸来。陈兰彬陈大人在另一间厅,闻言匆匆赶来,抖着胡子笑成花,佯装生气,斥那几个女孩:“怎么说话呀?怎么叫生小妹妹?应该是小弟弟才对!——不不,你们管她叫姐姐,那应该是小侄子呀!没大没小!”

陈大人在蛮夷之地浸淫数月,也没有一开始那么老学究了,居然开始跟孩子们说笑。

又对林玉婵道恭喜:“异国他乡,生一个华夏血脉的后代,甚好,有意义!你们年纪也不小啦,也该传宗接代。看来这花旗国水土还真是不错!回头本官请容大人……”

林玉婵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马上站起来,正色道:“女生入学的事,还请陈大人许我继续操办。我已向西洋医师问诊,这几个月身体无大恙。而且……”

陈兰彬一怔。过去人生几十年,只在内宅跟女眷相处过,从没在工作场合遇到这种事……

她还要带孕办公?且不说她脸皮居然厚到把这事当众说,这题他完全没答过啊!

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可以,出了事谁负责?别人家的香火独苗,断在他手里,要损阴德的呀!

林玉婵早准备好说辞,很通情达理地笑道:“听说陈大人有咳疾,风雪天发作得尤其厉害,可也从未荒废一天的公事。这阵子天寒,有三五个孩子生了病,可也没荒废学业,每日抄书的作业一张不落。有你们做榜样,我一个女子自然也不能临阵退缩。您放心,外子已同意我继续工作。若真的力有不逮,他会帮忙的。”

人家老公都许可了,陈兰彬也不好说什么,暗地同情她遇人不淑。

容闳过来打圆场,笑道:“林夫人这些金闺国士,我可不敢接手。瞧这一口英文说的,把我这些男孩子都快比下去啦。”

这林玉婵不谦虚,面有得色。

女孩子们都是苦过来的,适应力强,也少受想家思乡之苦。文化课尚且不论,英文的口语,外国的习俗,都接受得很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