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922)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由于排华及歧视, 这些华人聚居的街区稠密而拥挤, 没有任何消防设施。大火很快连绵, 华埠成为人间地狱。

躲在废墟里瑟瑟发抖的难民争先恐后地向外逃。小脚的妇女背着娃娃,健壮的华工甩着头上淋漓的鲜血, 负着受伤的同伴, 抱着废墟里抢救出来的衣物钱财,流着泪, 蹒跚向前。

“冯如,快跑!”

有人大叫。

那个二十多岁的广东房客, 被压在衣柜下,刚刚从昏迷中苏醒,第一反应却是奔向火场,简直是失智了!

“我不走!我的机器……”

板屋后身的仓库里,堆着无数机械零件:钉好的木材、蒙布、橡胶轮胎、半成品发动机、无数图纸和模型……

冯如疯了似的,一箱箱抢救这些东西。

“我的飞机……呜呜,我的飞机……”

“人都唔得,还飞机!”

直到火焰灼伤了他的手。有人把他连滚带爬地架出去。

……

六成的市民无家可归。华人、黑人、白人拥入高处空地,不分你我地惊吓成一片,望着城内肆虐的滚滚浓烟。

甚至有传言,说保险公司不赔偿地震损失,但是赔偿火灾损失,于是不少人回到废墟放火。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旧金山面目全非。

失灵的市政府开始磕磕绊绊地运作,分发帐篷、水和面包。

但,没有华人的份。这些给美国交税、为美国建设而出力的中国移民,《排华法案》不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

大清驻美公使梁诚星夜赶来,喘着气告知大家,朝廷已通过电报得知灾情,拟拨款数万两白银,用来救济受灾华侨。不过钱还在路上,让大伙先坚持一下。

排华分子丧事喜办,趁机庆祝华埠的消失,呼吁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黄祸”趁机都赶走。

“最好把那个姓苏的奸商一并震死,看他再在城里嚣张!”

话音未落,听到远处车轮声。一队华人力夫推着板车,挑着担,艰难地翻越废墟,赶来金山公园,熟练地架起帐篷和桌子。

他们的容色也十分狼狈,有人的头发被烧没了不少,脸上结着新痂。但人人精神抖擞,脏兮兮的号服上印得明白,“加州义兴商贸运输公司”。

“很抱歉,未能如诸位的愿。我家老板正在太浩湖(Lake Tahoe)度假呢,一根头发没掉,明日便能赶回——喂,排队登记,不要挤,唔该!”

最后一句是朝着华人难民们喊的。在哀鸿遍野的震后湾区,义兴公司不知从哪搞来了珍贵的腌菜、白米和茶叶,正在开火给华人们煮茶煮粥,香味很快飘了出去。

叽叽歪歪的白人咽了咽口水,瞪一眼那发话的中国人。他约莫四五十岁年纪,一身壮实筋肉藏在长衫里,眉宇间一股隐约的狠劲,一看就是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不好惹的货。

遂噤声,咕哝着走远几步。

梁羡冷笑一声,继续招呼华人来领物资,协助登记死伤者姓名。

他执掌加州致公堂也十几年了。苏敏官说要锻炼年轻人,早早就卸了龙头老大的位置,自己专心做生意去。不曾想,大佬就是大佬,旁人一提起华人社团,脑海里最先跳出的名字还是他。

梁羡不气馁。在洪门,资历是攒出来的。这一次天灾,就是他独挑大梁的责任所在。

当然大伙也都认识他。大埠的华人一半都是交会费的,见了义兴公司如见亲人,捧着粥跟他打招呼,感激不尽。

“梁爷安好,公司安好,我哋也安好!只是屋企都烧掉了,唉……”

只有一个浓眉大眼年轻人,稀里呼噜喝着粥,愣头愣脑地打听,这个看着很厉害的角色是谁,做什么的。

梁羡走到他身前,拱手。

“你是冯如吧?”他微笑,“广东恩平人,刚从纽约搬来的机械师,欢迎……堂里每年办恳亲会,今年还没来得及邀你参加。别客气,来了大埠就是自家人。有什么困难尽管讲,入不入会都是一样的。”

冯如回首,望着烧成焦土的华埠,苦笑着点点头。

从三年前,亲眼目睹莱特兄弟飞机升空,他就立志要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美国不让华人进高等学府,他就去纽约半工半读;莱特兄弟对自己的技术严格保密,他就买来报章杂志,自己从头开始画模型。没有经费,就用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甚至卖掉新婚妻子的首饰,夜以继日地钻研、试验……

三年心血,今日付之一炬。

冯如望着眼前这位同样憔悴的洪门大佬,突然失控,嚎啕大哭。

公园里的华人几乎个个在流泪。梁羡拍拍他肩膀,转头去安抚别人。

--------------

旧金山的华人并没有被灾难打倒。在埋葬了亲人之后,他们开始重建家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