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292)

作者:枝问雁 阅读记录

而除此之外,杨云清他这功绩一个人就比得上满朝文武官员了,于文于武上面的功绩都没得说。他现在要是与之敌对,这可不会像斗倒姓魏的那个人那么容易,或许一着不慎还会落得个满盘皆输,连这首辅之位都保不住了。而现在若是与之交好,还能得到一个提携后辈的名声,而且想来等以后他致仕首辅之位让了杨云清后,也能与这杨云清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家族子弟入朝为官不管怎样也能得到些微照拂。

裴安听了朱首辅的话,不管怎样心里都是高兴的,而他也没有忘记这功绩是谁带给他的,现在有了成效自然是到时候该嘉奖一番了。

杨云清现在已经是内阁次辅同时还兼任户部尚书,朱大人担任内阁首辅,一向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裴安自然是做不出让他把首辅之位让出来的事情,这样会寒了老臣的心。而既然是不升官位呢,一般的赏赐对于杨云清来说又是太不足道了,这实在是配不上他做出的此番功绩。

想来想去,还是封爵来的好。旨意建平帝裴安已经拟好了,打算封杨云清为海国公,虽然没有封地,但是这国公爵位享受的待遇都是实打实的,而且国公为公爵第一等,这位份基本上等同于郡王,都是从一品的。而且这国公的含金量可是比郡王高多了,这皇帝的儿子是亲王,亲王的儿子是郡王,基本上都是承袭的,要是这一代当家的没有什么作为,在朝廷没有领差事,又与当今圣上不亲近,这从一品的郡王还比不得二品官员呢。

再者除去开国功臣外,本朝再没有封国公的先例了,相反之前两朝还隐约有削爵的意思,不少大臣也都以为以后圣上是不会再封爵了,所以杨云清现在若是被封为国公,这个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

建平帝裴安把这件事情跟内阁的几位大人说的时候,几位大人心里虽然震惊,但是也有一种或许是本该如此的感觉,毕竟杨云清此番立下如此之功绩,官职上不能升,赏赐又不尽心,的确封爵才是最好的办法。更何况现在陛下连圣旨都拿出来了,虽然还没有盖章,但是这用意决心可想而知。

内阁几位大人里,杨云清这会儿因为说的是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不便出声,而任次辅他与杨云清是师生,这在众人还有陛下眼里本来他与自己的学生之间关系就不一般,早就绑在了一起,这会遇上了有利于自己学生的事情当然也是不会反对的了。

而朱首辅并几位次辅,见陛下的态度,他们也自然不会反对,这事要是反对,万一这没能扭转陛下的心意还与杨云清结仇就不好了,毕竟自古以来断人财路都是招人恨的,这断人官路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朱首辅还是尽职尽责地提醒了一句道:“臣觉得此举甚好,只是还需要在早朝的时候跟诸位大臣商议一声,届时再下旨。”

裴安听着朱首辅没有反对的意思,对于他这个提议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的,本来就算是朱首辅不说,他也会在朝上跟诸位大臣说一声的,只是也只是说一声,大概跟通知差不多。不过现在朱首辅既然已经这么说了,他到时候态度是得要缓和一点,就装作让众大臣商议一下然后再下旨吧!

第173章 众望所归 次日早朝,建平帝裴……

次日早朝, 建平帝裴安将封爵一事拿到朝上说开了,顿时下面诸位大臣便忍不住嘈嘈杂杂地小声交流了起来,毕竟此事实在是够令人惊讶的。

之前便已提到了, 这封爵一事在本朝除了开国那时候, 后面几乎是半个先例也无。虽然诸位大臣本来觉得这杨云清的确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说不定能得个爵位来, 但是那毕竟也只是随便想想,现在陛下真的把这事情摆在他们面前了, 他们能不惊讶吗?

这事若是成了, 杨云清这个次辅不仅是本朝最年轻入内阁之人, 更是最年轻的一位国公爷, 这如何不让人震惊加钦佩,甚至有些大人甚至在想, 有了杨云清这个封爵的先例,后面会不会也会有其他大人能凭借着功绩封爵。

而这会儿呢,朝上众位大人听着陛下的那意思, 圣旨是已经拟好了,就差盖章了, 虽然现在也拿到了朝上商议一番, 但是陛下这其中的意思, 谁还能想不到呢?这都拟好旨了, 这章难道还会不盖吗?这个时候纵使有几位大臣想要出言反驳劝阻一二, 但是这会儿也不敢说话了, 陛下心意已决, 他们如何能跟陛下对着干呢?更何况经过这提高粮产一事,杨云清这个次辅在民间的声望,朝中几乎是无人能当, 封爵一事虽然干系重大,但是对于杨云清来说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