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设计(146)

作者: 嬉游 阅读记录

沈成远面色一紧,沈妙妙却点头应答自如:“回陛下,我有时从这琳琅记采购一些原石珠料,久而久之与店家相熟,便给他们做了这样一记料石珠簪,琳琅记仿制,又在京城里风靡,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沈妙妙来的路上,想好了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应对之策,却独独没有料到杜衍会在这里,会引得皇上反过来追问她一系列的问题。

“我虽对女子珠钗不甚了解,但也能看出这支珠簪的材料并不那么贵重,你能不能和我讲讲,为什么这样一支珠簪会在京城里掀起一阵热潮,甚至到了今日仍未褪去?”

皇帝赵璋比她大哥大不了几岁,但看起来却要相对年轻多了,他姿态闲雅,面上也带着丝丝笑意,但沈妙妙却不得不谨而慎之地回答他的提问。

大虞国享乐之风盛行,京城里尤为严重,看来,就是皇帝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她暗自思虑,面上却丝毫没耽搁,回道:“陛下慧眼如炬,这珠簪确实都是料石所制,虽非玉昭特意为之,但会引起京城里妇人娘子们的追捧,大概原因还在于陛下对玉昭的夸赞。”

她一个回答又将这弯绕到赵璋那里,立即引得赵璋笑意连连,追问:“此话怎讲?”

此刻,这书房内的气氛才好似缓和了那么一点。

沈妙妙侧开半步,站了出来,不卑不亢道:“我为惠贵妃重制凤冠,得了陛下、太后以及皇后娘娘的赞誉,这才引得人们对我制簪技艺的好奇,好奇心使得传言越发夸大,沈三娘子的名头成了妇人间闲谈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所制作的簪子到底是何样子,自然引得大家想一探究竟,造成京城里妇人们哄抢这珠簪的确是我没有想到的,带出了这样的习气,诚如杜大人所言,是我的错。”

一旁被点到名字的杜衍下颚绷紧,抿着薄唇,不吭声。

赵璋兴趣盎然,再次仔细打量了眼前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娘子。

有点意思。

这沈家娘子短短几句话,不但指出她从默默无闻到被推到风口浪尖,全因自己一句称赞的话,引得众人聚焦到自己身上,反而最后承认是她自己犯了错误,怎么听着都像是在影射他给沈家女儿赐了婚,最后反而变成一门不幸的联姻。

他正要开口,那沈家的小娘子又道:“除此之外,这料石珠簪和往日里的那些美玉宝钗确实不同,特立独行的新奇之物,往往会使得人们愿意投射关注于其上,加之因为限量售卖,这些种种加在一起,才会出现陛下口中的局面。”

她的解释,虽然夹带了一些他意,但大部分确实有道理。

赵璋点了点头,道:“今日我方知京城的妇人们爱不释手的簪子是一支造价并不高的发簪,如此来说,沈三娘子带起的风头不但和奢靡享乐不沾边,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了。依沈家娘子看,以此种方法可能解决这京城里奢华风气遍布的情况?”

皇帝敢问,沈妙妙自然敢接。

只是在场其他两人都是一惊,归束社会风气这事,就是百官都头痛难有对策,怎么此刻说着说着就要扔给一个小娘子。

沈妙妙却自然而然地回答道:“陛下之意,玉昭明白,但模仿制簪、依赖从众却并不能长久,这料石珠簪如果变成了人手一支,那么这股风潮便也过去了,没什么好再值得关注的了。”

赵璋从她的话中,难得体会到了一点策略之术的意思,追问她:“那对于如何改变这风气,沈三娘子可有何独到的办法和见解?”

他们两人一问一答,流利自如,如若不是沈玉昭是位娘子,竟然真的像是君臣问政一般。

站在皇帝身后,人精一般将自己几乎和后面墙壁融为一体的齐天合忍不住心思一动。

他跟随赵璋多年,知道这位陛下的脾气秉性,隐隐有种预感,这沈家娘子怕是已经得了皇上的注意了。

后宫之中,解语花不少,但能和陛下商谈政事,又如此对答如流的娘娘却不多,甚至这位沈家娘子还如此年纪轻轻,日后定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他垂着头,盯着脚面,心道:说不得明日,后宫里就又多了一位主子了。

自从入了皇帝的书房,沈妙妙处处谨慎小心,回答皇帝的问话,也是斟酌之后才述之于口。

但是,这位皇帝陛下,此刻如此明晰地将这个他人看来棘手的问题抛给自己,却让沈妙妙心思一动。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引领风尚这事,对于沈妙妙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蔚然成风,追求高尚,是作为一名设计师的灵魂目标。

想要影响和改变多少也算作时尚圈子的京城妇人们的理念和习气,也不是什么登天的难事,琳琅记贩售料石珠簪一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