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心小夫郎(62)

作者:四夕夕 阅读记录

唐记布庄和以前的苏家铺子一样,主要卖适合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粗布,结实耐用。

和苏家的粗布铺子不一样的是,唐记布庄留了一小片地方卖棉布,不是细棉布,是村里妇人自己纺织的粗棉布,看着不如细棉布那么精细,但是穿着比粗布软和。

不管是寻常粗布,还是粗棉布,唐记布庄都买一丈送一尺。

脑子转得快的人到了唐记布庄,先看料子的质量,再问价格,确定都没问题后一合计,买一丈送一尺,买十丈,那不就是送一丈?

寻常哪能遇到这样的大好事,白送的一丈料子好好利用,能多给孩子做一件衣裳了呢。

这时候,蜂拥而至的客人们没有留意铺子上面挂着的那些成衣,全都受周围的人影响,只顾着抢自己看上了的料子,担心下手晚了料子被别人买光。

第051章 字糖

因为苏高平身上的伤还没好全,他只能坐在唐记布庄的柜台后面,看着唐董和唐熙以及请来的活计向铺子里客人们介绍布料。

相比起卖昂贵的绫罗绸缎,其实苏高平更喜欢同普通老百姓打交道,卖这些在苏家人看来便宜、上不得台面的粗布。

因为在和这些客人接触时,苏高平总能感觉到满满的生气、活力,市井气息并不完全让人觉得粗俗,这种感觉苏家人是不会理解的。

等到最开始几批进店的客人终于心满意足地把她们看中的料子抱到柜台这边结账时,她们才发现,唐记布庄的掌柜居然是大家熟悉的人。

苏高平在崇安县卖了十来年粗布,开了一家县里最大的专门售卖各种粗布的铺子,经常去买粗布的客人他有印象,客人们也认识他。

“苏掌柜?”这个看着干瘦,实际上挺有力气的老太太瞪大了眼看向苏高平,困惑又吃惊。

“楚阿娘,你没认错人。”苏高平熟稔地同老太太聊起来,“这个铺子是我夫郎的嫁妆铺子,之前那个铺子不是没了吗,我在家躺着整日胡思乱想,实在闲不住只好厚着脸皮用夫郎的嫁妆铺子再开一家布庄,价钱还是和以前一样,欢迎大家继续来唐记布庄买布。”

苏高平一边说着话,他的手上也在不停地拨弄算盘,将价格算得一清二楚。

“一共三十四丈,再送您三丈四尺……劳驾,共计一两银子并三百六十文……这数目可真好,六六大顺,大吉大利。”

一下子就花出去快一两半银子,楚老太太有些心疼,她一边掏银子,一边说:“承你吉言,苏掌柜,你看我买了这么多,你就再搭一些线卷给我呗。”

苏高平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了:“行嘞,您是第一个过来结账的,图个好兆头,开门大吉,我再送您一卷线。”

楚阿娘心满意足地抓住送的三丈四尺布和一卷线,让在店外等着的儿子扛起料子,等着同行的人结完账了一起离开。

第一个结账的楚阿娘满意了,后面排着队的可就不满了:“苏掌柜,我就只是比楚阿娘落后了一步,我买的也不少,你就只送楚阿娘线?”

苏高平早就想到了怎么处理,他不疾不徐地承诺道:“大家别急,今天只要是买了二十丈布料的,我做主,都送一卷线。”

“这可正是太好了!”站在后面的一位婆子高兴不已,她正好就买了二十丈。

更后面排着的人听到了同样高兴,兴奋地说起别的:

“没有了苏掌柜的布庄,我这几个月去别的布庄买布,总觉得没那么好。”

“可不是,今年家里人的新冬衣我都还没开始着手做,就是因为没买到合心意的料子,还好我之前没买。”

……

发现唐记布庄的掌柜是苏高平,又得知苏高平多承诺送一卷线,排队等着给钱的媳妇、夫郎、婆子放心又开心。

苏高平这张脸,在她们心里就是质量好、价钱公道的代名词,送的东西越多越好,她们可不会嫌弃。

有些之前不太清楚怎么回事的,在其他客人的讲解之下,也明白了为什么苏掌柜卖的东西大家放心。

不明白、不了解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生活在县里,或者常来县里采买粗布料子的都知道苏高平。

从早上辰时中开门,到下午未时末,苏高平提前准备好的布料就被热情的顾客抢购一空。

连给后面两天准备的料子,都从铺子二楼的仓库搬了出来,要不是他后来限制了每人最多买二十丈,才让下午闻讯赶来的客人没有白跑一趟。

其实在唐家还留着一部分料子,放在唐家是因为最开始买回来的多了,铺子装不下。

结果那部分留在唐家的料子成为了唐记布庄后面几天还能继续开门的保障,不然没有料子可以摆出来,唐记布庄很可能会暂时关门几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