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奉天子以令不臣(80)

作者:何日不生尘 阅读记录

“苞米是何物?粟米?”张子远疑惑道。

“……棒子?玉米?珍珠米,玉蜀黍,玉茭?”吕承泽一连说了几个词汇,李思云方才恍然大悟:“玉茭,我知道了。玉米的确是显贵家里才种的,而且是京城显贵。”

玉米,这么好养的作物,就因为才传进来没多少年,所以没大肆推广,达官显贵把它看得跟什么宝贝一样。让它推广到民间,解决粮食问题岂不更好。古代的小麦稻谷之类作物产量与后世不可同日而语,玉米红薯的产量还能好点。

也不知道红薯土豆什么的何时传入中原,西边都文艺复兴了,玉米也飘摇到了中华,别的应该也快了罢。

“我的私库里还藏着点呢,等回去了,拿出来种植推广。”沈奕在一旁说道。

“好。”那些官员富户八成不愿意献种子,皇帝把他的库存拿出来,倒是能帮大忙。

吕承泽玉米觉得多少能解各地饥荒的燃眉之急了,春玉米产量最高,秋冬夏种逐次递减,现在已经是盛夏,可以先种一些留种,到秋季再大规模种植。

于是吕承泽心情好了点,一身轻松的继续往回走。

吕承泽看看像个二世祖一样油头粉面,招摇过市的李思云,又想起一事,说道:“你之前遇见方应时没。”

“遇见了,大哥果然料事如神。”李思云看看吕承泽,惊异道。

“他应该是走黄河水路到大名后才向西去相州的,你说你去过大名,那就可能遇到。”

“是啊,我们在相州城外就遇到了。”

“哦——”那就是李思云从相州到大名府后想想又觉得放不下,折回汤阴了。真行,不愧是不着调的李思云。

李思云被吕承泽那好像能看穿一切的眼神搞得有些发毛,不自在的笑笑。吕少保不会凭三言两语就能看出他对方应时的意思吧,看出来也就看出来,但吕少保怎么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

☆、阳和

几个人慢慢的走在路上,没过多久,忽然发现方才还明亮的天色瞬间暗了下去。

抬起头,众人才发现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变得层层叠叠,连成一片,太阳一个转眼间进了云层里,天就立刻变阴了。

“会不会下雨啊。”沈奕仰着头,说道。

“不知道啊,也没个能知天文地理的人,要是把钦天监的崔监正叫来随行,还能问问。”吕承泽随口道。

“算了吧,钦天监预测的天气,十次里有七次不准。听崔监正的话,那就是晴天带伞,雨天挨淋。”

“是吗?”吕承泽和李思云都惊叹了一声,吕承泽不太关注钦天监,而李思云是地方官,更无从知道。

“是啊,我小时候跟我……爹出门,挑了个黄道吉日,本来想在郊外打猎,结果后来忽然天降大雨,打猎变成了在庄园赏雨。”

“哈哈哈哈……”李思云忍不住大笑,笑过后发现这是在笑先帝,于是就停了,结果吕承泽又大笑起来,沈奕自己也在笑。

“原来钦天监也是不准的。那耽误了事,有没有惩罚崔先生?”李思云道。

“略罚了一些俸禄。我爹说了,天象是天之变化,人只能感应一二,算不准也在情理之中。”

吕承泽了然,古人敬畏鬼神,信奉“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认为从天象的变化可以推知人世间将要发生的事。所以设钦天监,测定天文历法之余也观星象,测吉凶,试图从天象的变化中探知上天想要带给人们的讯息。然而天意难测,算不准也正常。

先帝也算仁爱之君,只可惜酷爱享乐,任用谄谀之臣,再加上之前两位皇帝也行事荒唐,搞得积重难返,民生凋敝。

这个时候,云层中隐隐有雷声传来,路两旁田地里的人纷纷收拾东西离开,路人也开始奔走,喊着“要下雨了”。

“可能真要下雨,走回去的话还要走多久?”沈奕感受着吹起来的风,问道。

“走要半个时辰,等会儿看看有没有老乡可以搭车。”

于是众人加快脚步往前走,一个个戴斗笠或头巾的人从他们身边穿过,或步行或赶着牛车,后来终于有个行人把吕承泽认出。

“吕二爷?”迎面,一位戴着斗笠挑着担的行人把斗笠微微抬起,看着吕承泽,一脸诧异道。

“是我,你是——郑二郎?几年没见这么高了!”吕承泽笑道。

“哈哈,还中。二爷怎的没坐马车过来?”那少年道。

“不想乘马车,骑了驴子,结果驴跑了。”

“哈哈哈,那可真不巧叻。我的斗笠给你吧,一会儿可能下雨。”

“不用,我这么大人了,不怕淋雨。”

那少年想了一想,觉得也是,听说行军打仗非常艰苦,二爷却未弱冠就从军了,比他们要硬实得多。不过淋雨太久也挺烦心的……诶,对了。

上一篇:酥心小夫郎 下一篇:她是男主好兄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