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带娃读北大(118)

作者:燕扶 阅读记录

余温无可奈何,又紧着喂她喝了点汤水,那样子仿佛生孩子的是他而不是她一般。

但她生孩子这件事,真的很顺利,除了前期阵痛时间战线有点长外,一进一出就完事了,比她后进去的还在喊,她已经生完了。

儿女双全get√。

为了不让儿子叫棋棋这种小女孩名,岳宁出了月子就去给孩子上户口,当场改名,给孩子改成了“余磐”,取坚若磐石之意,谁知户籍科的人粗心,给录成了“余盘”,后面老爷子追了去,岳宁也来不及检查,就糊弄着老爹回家。

回到家一看。

对不起儿子,坑人的竟是妈。

因此,老爷子好些日子对女儿都不理不睬,还总说什么文化人的世界他不懂之类的,孩子的名字都能随手取,可真是严谨,反正就是各种不满。

倒是余温向来淡定,看到户口本上的名字,还讲起了笑话:“要是双胞胎就好了,哥哥叫余盘,弟弟叫余盆,以后吃饭都不用买餐具了。”

差点又被打出去。

日子就这么鸡飞狗跳且温馨地过着。

***

六年后。

一年前,岳勇带着豪言壮语回乡搞事去了,他们的学生店开始在川南地区的学校堆里遍地生花。

“大姐杂货”的规模也非当年可比,当年买的那个仓库地也不再是荒郊野外,被画进了城建,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商圈,岳宁索性又搬了仓库,那块地翻着盖了总部大厦。

比较搞笑的是,岳宁和大姐成了联合董事长。因为两个人都不想当头,然后互相推脱,只好你有空你干,我有空我干,也在下面的员工里传成了茶资笑谈。

两个人也不是那种喜欢摆架子的,还时常到店里帮手,不过总店的时间多,外地的店每年只能去个一两次,分身乏术。

今年不一样,岳宁临近毕业,她觉得自己又秃了不少。

余温已经在读博,并且走上讲台开始带学生了,而她还在抠硕士论文,她的导师最近看电视才知道她在外面有摊子生意,一改天天嫌弃的态度,语重心长开导她,人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用在意太多。

岳宁不相信,顺便报了她导师研究团队的名额,然后把自己关在学校里死磕。

大姐很不开心,她本来以为岳宁毕业以后,她就可以退休带孩子了,没想到,岳宁竟然把一摊子事都扔给她,也不来交班,一大把年纪了还学小年轻的废寝忘食搞学习。

她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念叨,岳宁只嘿嘿笑着装傻。

几个月后的毕业季,当她的导师在复试名单里看到她的名字时,鼻子差点惊歪了,有种祖宗降世的压迫感,关键还在第一名,他一思量,这复试得给到多少分才能刷下去……毕竟当时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这个学生还是他从师姐手里抢过来的,本以为是个搞研究的好苗子,没想到只是个考神。

反倒让他,被师姐嘲笑了三年。

这次说什么都不能要。

谁知道面试当口,人家拿着一摞资料进来,一坐下就要谈合作。

在场的几个考官都惊呆了。

“我是带着十足诚意来的,我原来是郑教授的学生,不算是不懂行的人,我也希望能融入咱们研究所,切实走在第一线,跟大家共进退,而不是瞎指挥……”

“国内经济与日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上去,对穿衣上要求肯定会相应提高,现在市场上的衣料比如的确良之类的都是来源于国外,我就想啊,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我听说咱们研究所也类似项目,不如合作吧,如何?”

郑教授本想拒绝的,就听他的领导在旁边:“你好,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然后当场录取了,他差点气死。

完了,又要跟这个小魔女打交道了。

面试结束,郑教授把岳宁叫到家中吃饭,问她能不能换个研究领导人,并热情洋溢地推荐了自己的师姐。

“就是姑姑向我推荐的您啊,她说国内这项研究的首项非你莫属,她不敢跟你抢。”

“姑姑?”

“哦对,您不知道,她是我爱人的姑姑呢……”

郑教授大概知道当年余琦为什么天天在他面前炫耀这学生的意思了,大概是他会错意了。

“不过,教授,您真的不用这么避着我,虽然我不中用,但我有钱啊,我可以支持您的研究,为国家人民未来的穿衣出一份力,而且我想先从学校开始,做耐穿又舒适的校服……”

郑教授大概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被忽悠瘸的,反正第二天就走马上任了。

不过,研究这东西从来不是着急的事儿,等第一批布料投产的时候,已经是三年后了。

岳宁代表技术和投资两方去厂里做质检和回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