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带娃读北大(67)

作者:燕扶 阅读记录

岳宁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些想笑,但还是认真点头:“哪里哪里,这……我哪担待得起。”

末了,她走的时候,小姑娘送出门还一个劲嘱咐:“记得啊,发表后的文章底稿送过来,都是后人的宝贵资料,我们这儿存得好。说不定以后还得给您建故居博物馆什么的,都用得上……”

岳宁:“……”

想得真远。

看了看手中资料,她点点头,好在自己想得也挺远。

要不这回,还真是麻烦。

不过,对方选的时间,还真是……

这不是诚心膈应她,又是什么?

文件打包好,连夜加急挂号信寄出去。

她这才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她是要好好休息一阵子。

至于那些恶心的人和恶心的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阿门!

作者有话说:

本来以为周末能写完第二卷 ,结果一直被抓着加班QAQ。

日更失败,别打我,下次更新应该还是个大肥章,我会把这部分写完,一口气传上来。

第32章 哈! [VIP]

高考成绩下来那天, 岳宁并没有自己去查分数,而是让同村高考的同学帮忙看一眼,顺便交了志愿书。

同学:“……”

“宁宁姐, 这志愿不是看分数填吗,虽然你很……淡你这只写了一个志愿,万一分数线高没录取怎么办?”

岳宁只是略略思索,而后认真回答:“那就再说吧。”

同学:“……”

可能才二十岁的她,理解不了牛人的世界吧。

岳宁却打算得非常实际。

她绝不是盲目自信之人, 此刻要说心中没有忐忑, 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更不敢添那些保底和装点门面的二三志愿。

这个时代, 大学的录取非常严格,尤其头部的大学。

如果你的第一志愿不是报的他们, 第二志愿即使分数够了,他们也不会录取。

岳宁只想上最好的那几所大学, 填了也没用。

更何况, 她的性格向来如此, 想要什么,便只能是那个东西, 替代品总是差点意思。

说上北大就是北大,对面的清华去了都是遗憾。

说她犟也好, 不知变通也罢。

人生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将就。

同学带回来的消息,她的成绩虽然不是最好, 但在省里也是数得上的前排。

接下来的一切, 就交给天意了。

休息几日后, 她又进入了忙碌状态。趁着空当时间,把出版社的那本稿子赶完交了。家里收拾,行李打包,岳青已经帮她找好了落脚之地,准备好一切,只等通知书一到,就可以走了。

虽说之前家里人都对她考上这件事没报啥希望,但看她又得奖又发表文章的,成了县里的文化名人,家里人转而也对考试这件事重视起来。等成绩和通知书的日子,他们都紧张得不行。

尤其是在岳老爹听说女儿只报了一个志愿之后,每天都往这边跑一趟,叨念她不该如此草率,应该多写几个大学,哪怕上了市里的师专,也比落榜好啊之类的话。

岳宁一通“哦”“啊”“知道了”地敷衍回答,老头一甩手也就不管了。反而是岳大娘,看着女儿收拾行李,日日长吁短叹:“这宁儿从小到大最远也没出过省,一下子要去北京,人生地不熟的……”

她是真心疼女儿。

女人的心疼和男人不同,岳老爹看到女儿开始收拾行李,最先担心的是“你要是收不到通知书咋办”,而岳大娘却只担心女儿未来的衣食住行,并且从单鞋到棉鞋做了个遍,唯恐她到城里吃了苦。

一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岳宁身上,他们都没发现,自高考后,那个原本日日往这边跑的齐明却渐渐来得少了,即使来了,也是说不几句话就走,更是一顿饭都没留下吃过,人也变得客气了,再没原来那种没脸没皮死赖着不走的劲头。

老两口只以为是他看到岳宁真的高考去了,便终于还是断了心思,各种觉得对不起人家。岳宁对此嗤之以鼻。好在,自从开始学了文化,他们思想也不像原本那般死板,对女儿的婚事虽着急,也不过多干涉了,外面有人问起,只说随缘。

自从岳宁成了文化名人之后,外面人也不再传乱七八糟的闲话。毕竟,不管是在岳家二老眼里,还是小南洼的村民心里,岳宁都是小南洼的种地汉高攀不起的,再也无人说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拿她想嫁文化人这个话题说事了。

岳家老两口有时候也会做梦,女儿给他们领回一个教授女婿来,等醒来又感叹,错过了齐明这么好的人。

只是没过多久,齐明却先一步离开了川南,据家里人说是去省城闯荡了,连孩子都留在家里给父母照看,更没有来岳家道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