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带娃读北大(95)

作者:燕扶 阅读记录

“行行行,马上就去做。”岳宁一边答道一边起身穿衣服,一把抄到了旁边她那件昨天穿过的脏衣服,一摸脸上真的有泪,她这才想起刚刚的那个真实又虚幻的梦。

“你刚刚是在做什么?”她又问了一遍。

甜甜叹气:“给你招魂啊,从早上就在叫你,怎么都叫不起来,你好像做了什么梦,又哭又吭吭唧唧的说什么话,我想去大姨姨够不到锁,舅妈以前就是这么给哥哥……”

岳宁穿上鞋子,郑重回头。

“我以后说什么也不熬夜了!”

甜甜一脸“我不信”的表情,由着岳宁给她梳头编辫子,语气淡淡,似乎饿得没了力气:“再说吧。”

“你要相信宁姐!”

“呵!”

***

炸酱面说是面,做起来却破费一番功工夫,准备好材料就已经十一点半了。

锅里水刚开起来,面还没下锅,小丫头从外面探头进来:“宁姐,多下一碗扒。”

“怎么?饿坏了?放心,面够——”

然后回头就见到小丫头旁边,又探出一个小脑袋。

“来客人了。”小丫头一本正经、一脸淡定地回答。

“小敏?”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甜甜的同学,昨天她妈妈还帮忙看孩子来着。小敏不是自己来的,还背着她的小书包,抱着她的小娃娃。

岳宁刚关火,想问清情况,后面小敏妈气喘吁吁地进了院子,看到女儿在这儿,这才松了口气。

原来,昨天小伙伴走了,她还万分不舍,小敏妈便骗她今天再一起玩,她一早起来就闹着要找甜甜,她妈不同意,小姑娘便瞅准爸爸出门妈妈去上厕所的工夫,背着小书包就跑了。

喝了口水,小敏妈才缓过气来:“给您添麻烦了,这丫头就是坐不住,就一转眼工夫……”

小敏对着妈妈做了个鬼脸:“略略略……”

“你这孩子——”

小敏妈是个小巧秀气的江南女子,跟着丈夫调职到北京来的,她平时说话就柔声细语,生起气来说话也软软糯糯的,一点威慑力都没有,小敏嘻嘻笑着,拉着小伙伴进了屋,是一点要离开的意思都没有。

小敏之前也来过几次,对这座小院子可谓喜欢得不得了。岳宁理解孩子的心思,楼房对于大人来说住着方便,但谁家孩子不喜欢院子,这也是她到北京时没有选楼房的原因。

“没事,就让小敏留下吧,幼儿园还留了点作业,一会儿两个人一起做也有个伴儿。”

“那怎么好意思,听甜甜说你也还有功课没做完,这带着两个孩子还怎么有时间看书学习,不像我没什么事,我家这个皮得很,不像甜甜那么乖巧……不然就让甜甜跟我回去,我家大的和她爸都出去了,晚上才回来呢,没什么人,你干你的事,作业我盯着她们做。”

“这算什么,我之前在老家备考的时候,我哥家的猴孩子十里八村都有名,还不是服服帖帖的。”

小敏妈陪着笑,但明显看着她年纪轻轻的模样,满脸写着不相信:“嗐,孩子们爱玩是天性,过了年纪自然就好了。”

屋里,小姐妹正嘀嘀咕咕不知道说着什么悄悄话,小敏打开书包,拿出书本和画笔。

岳宁看小丫头还挺高兴,而且昨天又麻烦人家到那么晚,想了想,笑着说:“你看两个人关系多好,嫂子,你家里要是没事的话,不如你也留下一起吃吧,我这正做炸酱面呢,面下锅就好。”

“那怎么好意思……”

岳宁挽上她的胳膊,拉着她进了厨房:“嗐,客气什么,昨天还不是从早到晚麻烦你。”

“甜甜这孩子又乖巧又懂事,哪有什么麻烦的……”

客气了两个回合,还是留下了。

饭后,两个小丫头在屋里做作业,两个妈就在门外廊间做针线。岳宁针线尚可,没想到这小敏妈竟是个高手,各种花式针脚看得岳宁一愣一愣的。

她学了两手不提,两个人在教育观点上的分歧又在言语间不知不觉搬到台面上。

小敏妈的观点是要顺应孩子天性,顺其自然,孩子自己就有自己的造化。岳宁自不必讲,她虽然不是那种天天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积极上进的家长,但她从来特别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不管对甜甜,还是乐乐,她要求都算严格。

她言语间那抹不信更加浓厚,还带着丝莫名的情绪:“妹子啊,你还年轻,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学问好是一回事,这教孩子啊,还是要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

……等等!

后面的话她认同,可这前半句是怎么回事?

“我?还年轻?”

小敏妈心疼地叹口气,点点头。

“姐,你看我多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