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外贸女富豪(69)

作者:甜一夏 阅读记录

齐洛灵礼貌地握了握他的手说:“You too,I’m Loreen.”

Kevin是个三十多岁的外教,眉眼深邃,高大而严肃,这或许就是他面前学生比较少的原因。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他一点都没跟齐洛灵客气,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蹦,语速极快。而且这些问题不局限于商业方面,各种各样的都有。

齐洛灵不慌不忙地回答他的问题,发音纯正,听说流利而且表达地道,就像是两个老朋友坐在一起聊天似的。

而旁边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个个都发出惊叹声。

Kevin越说越兴奋,盯着齐洛灵的眼睛渐渐发亮。而话题也渐渐偏离,甚至跟她聊起了对生活的看法。

直到隔壁的黄教授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提醒Kevin要加快速度面试学生。

Kevin激动不已地将齐洛灵夸赞一通然后在记录本上做了记号,才与她握手告别。

齐洛灵一挤出人群就看到了一双漂亮的眼睛,那人应该是坐累了站起来舒展下身体。他站在人群中越过重重人墙与她遥遥相望,四目相接之时,他的眼轻轻眯了眯。

齐洛灵心头荡起层层暖意,嘴角轻扬,抬起手几不可查地挥了挥。

那人又眨了眨眼重新坐下去继续面试学生。

当天下午,外文系进入外贸单位招聘会的最后名单公布出来了。大一英文专业的学生有三个,包括齐洛灵、范蕙兰和班上另一个男生。

第二天,滨海市需要临时业务员的外贸企业都到A大小礼堂来摆摊设点了。

而小礼堂门口两侧各站着一个学生会的学生在做核对名单的工作,只有本人学生证上的名字与招聘名单吻合才允许进入。

今天来的学生不到昨天的五分之一,大概有一百人左右,但门口看热闹的学生依然不少,个个扒着门或者窗户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齐洛灵走到门口,巧得很,守在门口的学生会成员之一正是黄弘厚。

黄弘厚一见到她,立刻挥手让她进去。旁边有个女生马上提出抗议了:“诶,同学,你都不检查一下她的证件啊?”

有人拉了拉她的袖子,凑到她耳边小声说:“这就是昨天Kevin最满意的那个学生,大一英文班的。”

黄弘厚得意地抬抬下巴:“没看清楚不要乱说话。”

不过齐洛灵还是规规矩矩地拿出学生证递给黄弘厚。黄弘厚装模作样地打开瞧了一眼让她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进了场。

进了小礼堂,齐洛灵并不着急着投简历,而是跟昨天一样先绕场一周。

今天摆摊的除了国营的外贸进出口单位,还有一部分的外资外贸企业。

自从83年第53届广交会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参展开始,目前外资外贸企业对翻译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增大。

每个摊位上都拉着标有单位名称的横幅,旁边还竖立着个一人高的牌子,牌子上都是些单位简介,供学生们挑选参考,模式跟人才市场的现场招聘会基本上差不多。

学生可以单投也可以多投,但最多只能选择三家,招聘会结束之前必须决定去哪一家。当然如果有出现供需不对位的情况下,学校也会出面作出调整。

学外语的学生在80年代非常吃香,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也很广泛,有外交、翻译、外企、大学老师等等。所以大多数学生对选择去哪一家外贸单位打短期工根本不会太在意,大多都会遵循学校的安排。

除了像齐洛灵这种有特殊目的的学生。

此刻她在滨海市国贸和滨海市轻工进出口公司之间徘徊。

按单位的规模来讲是以国贸取胜。国贸是滨海市首家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地方外贸公司,出口的产品范围更为广泛。

而滨海市轻工进出口公司的出口产品范围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轻工产品、日用百货的出口销售。

这两家单位在出口的产品上是有重叠的,比如齐洛灵最感兴趣的产品——家居工艺品。

而在家居工艺品的出口上,市轻工进出口公司的数量更大,产品种类也更丰富。

前世她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去当地的家居工艺品零售店挑一些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不远千里地带回去,然后按时代按款式分门别类。时日久了,家里工艺品早已堆放不下,她妈都抱怨说可以办个展览了。

那时候的她还花了不少时间来分析这些工艺品的设计趋势和风格演变。而这些知识用在时下就是前瞻性和敏感性,占有绝对的优势,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此刻她由衷地感谢前世的自己做了这些知识的积累。

思忖须臾,她走到了市轻工进出口公司的摊位前,将手中的简历放到了最下面。

参加市轻工面试的学生很多,等了很久才轮到齐洛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