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说评书(92)

自从上回堂堂济南相被一只鹅堵得门都进不来,这回居然都出动大杀器,叫上典韦了?

虽然不排斥给曹老板996,然而现在可是休沐日,她都连续工作十天了,歇两天很有必要的好么。

休沐时期,拒绝加班!

“阿珞!你接到消息了么?崔烈当上了司徒!”

拨弄着三弦的手一瞬间停下,姚珞抬头看着自家急吼吼冲过来找她商议的曹操,努力在脑子里搜刮良久后才“啊”地一声反应过来。

崔烈其人好像没什么有名的,但这位名留青史的原因,稍微又那么点儿坑爹。

这位,就是上了史书的买大官第一人。

河间崔烈,本来也是个挺厉害的大儒,然而他觉得自己的官有点太小了,和他的才华不符,需要升职。而大家都知道汉灵帝是个死要钱的皇帝,官位这种好东西,他怎么可能不拿来卖呢?

于是乎崔烈同学通过汉灵帝的乳母,花了五百万买个司徒当,成功给汉灵帝赚了一波不说,还把他自己的名声给搞没了。

大家买官都偷偷摸摸来,他倒好,上了史书彻底成为了个反面教材,简直惨得让人笑出……不是,需要严厉批评。

姚珞知道崔烈是怎么当上司徒的,但是她也不会就这么说出来,反而示意两个人坐下才饶有兴致地开口:“他是怎么当上的?”

“花钱买的,还能如何?”

看着姚珞手里拿着三弦的模样曹操顺手把从洛阳得到的消息放在了她的面前,看她探出脖子看时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段时间我与父亲通信良多,这件事情一开始知道的人也不多,奈何……”

“我看到了,崔司徒居然是通过今上乳母买到的官?现在把这种事情到处乱说,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这个官是买的,说不定连后世都要知道有个叫崔烈的,在今上那儿买了个司徒当当。”

将手里的三弦放去旁边拿起面前这块写了字的布帛,内心感叹曹嵩果然有钱,都不用竹简递消息。等她迅速扫过整个内容后嘴角抽了抽,除了感叹汉灵帝真会做生意以外,好像也基本没什么好说的了。

“崔烈这事儿可真是粗糙。”

看完了上面的内容,姚珞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后摇了摇头,把布帛重新还给了曹操,顺带着站起拿起炉火上一直煮着的水给曹操倒了杯茶:“要我绝对不那么干,首先他就不该通过嘴巴大的人做这事儿。这种事情天知地知他知今上知即可,大不了就再多给今上交一笔封口费嘛。”

“……”

等等,这还能查漏补缺的?

“所以东家来和我说这个,是想让我来评价?不用评价,不管崔烈是哪方的,这个司徒都做不长。”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官是买的,还会带他玩儿?划分界限已经是好的了,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才是这群文人会干的事儿。文人,尤其他还算是个大儒,身上墨水味那么好闻,这家伙偏偏又去加了点铜臭都成后世典故,没打死他朝中真是宽容。

不过好像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大老爷,后来也买了个太尉当当?这事儿能被史料记载明显是也被人知道了,在她看来曹嵩已经是大司农这个九卿了,想要当三公……也无可厚非?

所以曹嵩当太尉这件事情可以做,但绝对不能弄得和崔烈似的众所周知到都成梗了。

看着姚珞的表情再听到她的查漏补缺,曹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是坐在那边长叹一口气:“如今黄巾、青州、黑山三军已起,今上却还在专注着卖官捞钱。”

对着汉灵帝失望了太多回,曹操也觉得自己快麻木了。前面的两千万差不多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第二根稻草,现在这件事情放以前他还会上书,如今却已经明白上面那位只想捞钱,别的什么也不会听,一腔热血都凉了个大半。

“东家,你现在人在济南,而且还是济南相。”

姚珞又提起三弦把它放在旁边,看着有些迷茫的曹操重新再将自己的茶杯里注满水:“济南是因为东家才能走到现在这一步,还能有人去开垦荒地,能够过上好日子的。”

“你也也不用这么夸我。”

曹操摆了摆手,脸上也确实放松了许多,甚至于还对着姚珞正在写的《入军记》后半章多了点好奇:“遇到问题了?怎么这回你的《入军记》还没写完?”

“那不一样,老典打虎和妙才一打十这种事情只要说就行了,《入军记》我还得唱,得把调子给固定下来,写的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知道姚珞似乎开创了一种边弹边唱,同时还会用说的形式全部结合在一起的“说书”,曹操也带着丁夫人特意去听过两段。对此曹操不得不承认这种“弹词”确实很有意思,也能让人听得进去。只不过什么都好,就是她在说这些故事的时候用的话太白了点,少了点雅致的感觉。

离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