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243)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秦宛如:“哪里哪里,我们在京城里的这些日也见过不少权贵,能像你这么热心肠的可不多。”

她说话讨巧,人又长得乖灵,一路把廖娘子哄得乐呵呵的。

一旁的段珍娘是服气的,同样长了一张嘴,她就说不出那些话来哄人高兴。

待一行人抵达城郊侯山那边已经快要接近正午了,廖娘子命仆人去庄园叫里头人的备上午饭。

如她所说,那片广阔的土地确实是极好的,并且已经被佃农在深秋农闲时翻整过。

中间灌溉的沟渠已经干涸,只剩少许水洼,现在冬季雨水少,一到来年,把侯山脚下的溪水引进沟渠,只要气候好,管理得精细,亩产二石不在话下。

段珍娘道:“这地已经被翻整过了,这下省事了。”

秦宛如仔细看土壤,笑道:“确实省了不少事,翻过的地土质疏松透气,还能把地里的虫卵翻出来,防止它们过冬,不过咱们还要下底肥,需塘泥,草木灰,牲畜粪便养地。”

廖娘子诧异道:“没想到秦小娘子还会这些?”

秦宛如笑道:“我在花盆里种过白叠子,提前下好底肥,整个生长期都不用频繁施肥。”

附近有一片村庄,段珍娘插话问:“那两家佃农就住在那边吗?”

廖娘子指着一棵大树下的农户说道:“那家姓董,二位若想去看看,咱们这会儿可以过去。”

于是众人往村庄去了。

村里的狗见到外人前来,发出狂吠声,那户董姓人家的女主人听到狗叫声,从屋里出来探情形。

廖娘子见到她,打招呼道:“陶二娘,你男人可在家?”

陶二娘大嗓门道:“哟,廖娘子,什么风把你老人家给吹来了!”

那陶二娘确实生得高壮,一张方脸,身上有脸朝黄土背朝天落下来的风霜痕迹,梳着圆髻,头上一块布巾,身上穿着粗麻布衣,布衣里填充着麻絮等物保暖。

与这群体面的家奴和小娘子们相比,确实显得寒碜贫苦。

一行人走进院子,廖娘子道:“你家男人呢,有事找你们商量。”

陶二娘立马叫自家小女儿去村里把董世远找回来,又端出来几条长凳。

屋里的董大郎和董三郎出来观热闹,见到有两个娇生惯养的漂亮小娘子,董大郎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廖娘子命仆人把长凳擦干净,做了个“请”的手势,秦宛如和段珍娘坐到长凳上。

陶二娘见到这做派,生怕自己的大嗓门把两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惊吓着了,收敛声音道:“廖娘子,这二位是?”

廖娘子介绍道:“这位是秦小娘子,这位是段娘子,她们是伯爵府的亲眷,今儿过来看地。”

这话陶二娘听得不甚明白。

廖娘子继续道:“你们和蔡家耕的地,主母都要收回来租给她们。”

此话一出,陶二娘和董大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秦宛如察言观色,忙安抚道:“陶娘子先莫着急,这地还让你们种,不过不种庄稼了。”

陶二娘:“???”

董大郎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忍不住问:“不种庄稼,那种什么?”

秦宛如正色道:“种白叠子,它结出来的果实就跟蚕茧一样。”

两人面面相觑,这名字听都没有听过,皆是一头雾水。

秦宛如看向廖娘子,“劳烦廖娘子把另一户叫过来,咱们一并商量了,可行?”

董大郎道:“我去,几步路,马上就叫过来了。”说完便往村里跑了去。

陶二娘心里头没底,局促地看着两个衣着体面的姑娘。

秦宛如为了打消她的紧张,问道:“不知陶娘子的衣裳里填充的是何物御寒?”

陶二娘忙回道:“比不得姑娘们体面,里头塞的是麻絮。”

秦宛如好奇问:“我能摸摸吗?”

陶二娘老老实实地走了过去,秦宛如伸手摸她的袖子,里头质感粗糙。

她又冷不防摸了一把她的手,陶二娘瑟缩了一下,被吓着了,秦宛如道:“手凉,怕是被冻着了。”

陶二娘窘迫道:“我皮实,不怕冷。”

秦宛如:“哪有不怕冷的。”又道,“我们要种的白叠子,跟麦差不多,春种秋收,它结出来的果实跟蚕茧相似,质地像羊毛一般,以后你穿的衣裳里头就可以填充它了。”

听到像羊毛一样的东西,陶二娘感到不可思议,吃惊问:“小娘子说把羊毛一样的东西做进衣裳里,且是地里种出来的?”

秦宛如点头,“对,它的质地跟羊毛一样,松松软软,冬天御寒可暖和了。”

陶二娘像听到天方夜谭,再问了一遍,“那东西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她的表情滑稽,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