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261)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同彩英一番称试折腾下来,一亩地大约要两斤左右的棉种,五十亩地种满的话需要一百斤了。

段珍娘还以为就只有这么一点,又问:“还有吗?”

老奎:“有。”

他又去把另外两袋取了出来,秦宛如仔细检查种子,确定没有问题后,秤出来共计八十一斤的样子,能种四十亩地。

还有近十亩空出来种小麦,足够了!

她们先用店铺的秤杆过了一遍后,又用自己带来的秤再过一遍,确认无误才开始换算价钱。

在段珍娘同老奎讨价还价时,秦宛如把三袋棉种都倒在干净的地上进行仔细筛查,看有没有霉烂的,或外观有瑕疵的种子。

几个家奴也翻找查看,种子的外观质量确实挺不错,颗颗饱满,光泽度也好。

双方折腾了近一个时辰,这笔交易才算完成。

老奎又给她们立了字据,这应该是他近期做过的最大的一笔交易,格外认真仔细。

秦宛如探头瞅着那木匣子里的几个金元宝——肉疼!

把一切交易手续办理好后,家奴才把几袋种子搬到马车上。

老奎还特地送了少许香料给她们做赠礼,并亲自送她们离去。

在回去的路上秦宛如默默地抓着那些棉种,段珍娘的心情也有些小激动,问道:“你抓着做什么,又不会跑了。”

秦宛如看向她,“这些都是钱。”

段珍娘抽了抽嘴角,“我阿娘说了,把几个绸缎庄里这两年的纯利都拿给我来了。”

秦宛如:“……”

段珍娘:“咱们的小作坊好像是干得有点大。”

秦宛如:“……”

她默了默,“明年咱们好好干,到时候把姻伯母也诓进来把场子做得再大一点,她反正多的是地,家里头又有钱。”

段珍娘:“……”

两人看着对方,心情一时都有点复杂。

原本只计划几亩十亩的,结果一下子五十亩,段珍娘默默安慰自己,“咱们能把种子钱捞回来六七成我就满足了。”

秦宛如不是很自信,她知道白叠子的前景,但初期的投入肯定是巨大的,说道:“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我觉得能捞回来一半就不错了。”

段珍娘乐观道:“有了这一批,咱们第二年就可以少买些种。”

秦宛如点头,“是要专门培植些种子才行,留的种子越多,成本就越低。”又道,“拿回去后得放仔细了,万不能出任何岔子。”

段珍娘:“要不要再试一试能出几成芽?”

秦宛如:“当然要了,取几十粒种试一试,万一不行,也可以立马去找他。”

回到张家胡同后,家奴把几袋种子搬进屋里,秦宛如随便抓了几十粒种子用温水浸泡,还别说,丢进碗里个个都下沉。

待种子浸泡了茶盏功夫,她再进来看,没有一粒上浮,这证明是好种。

段珍娘把棉种放进干燥的木箱里锁了起来,比藏金元宝还要仔细。

秦宛如提醒她,存储种子的地方千万不能回潮,谨防霉烂。

段珍娘点头应声晓得,并说:“我过一阵子就去看它,过一阵又看。”

秦宛如失笑。

现在冬季天气冷了,棉种经过浸泡后催芽,不像春夏那般快速,不过好歹都长出芽嘴了,出芽率极高,只有两粒暂时没有动静。

那老奎确实没有哄她们,这批种子初步测试算是好种,接下来就看来年开春种出来的效果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无需细叙。

临近过年的那半月,方氏开始筹备年货,秦大娘也命仆人送来不少好东西。

人们坐在屋子里烤火,这还是他们进京后过的第一个年,提到元宵那天的花灯节,方氏摆手道:“我再也不去凑热闹了,人山人海,挤死人。”

秦二娘也道:“中秋那天晚上的经历简直永生难忘,还是呆在家里安全。”

秦老夫人也是心有余悸,“三娘莫要再出去,人拐子多得很,到现在我都后怕。”

秦宛如:“好好好,我听祖母的。”顿了顿,“爹怎么还不回来呢,马上都要过年了。”

方氏:“应该就是这两日了。”

果不出所料,没过两日总算等来了秦致坤回京的消息。

许久没见到自家妻女,他一进门就唤她们。

双胞胎听到声音忙从秦老夫人房里跑了出来,咋咋呼呼喊道:“爹!”

二人犹如山雀般朝自家老爹冲了上去。

秦致坤把包袱递给仆人,把她们搂了个满怀,高兴道:“我离京的这些日,四娘五娘有没有在家中淘气调皮?”

秦四娘道:“没有,我可听话了!”

秦致坤摸了摸秦五娘的头,“你呢,有没有惹你阿娘生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