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309)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段珍娘被这话逗乐了。

第91章 把他哄来 感谢支持晋江正版的小可爱!……

三人到了城郊外, 秦老夫人精神好,跟着她们去看地里的棉花苗。

当初董蔡两家做了十块基坯,现在上面全冒出绿茵茵的幼苗来, 长势喜人。

那些苗株头顶嫩绿叶子, 枝干则是红色的, 样子跟秦宛如去年种在花盆里的差不多。

段珍娘瞧着高兴, 筹谋了这么久的计划总算看到了初步成果, 欣慰道:“这东西看着就高兴, 好像满地里都是金锞子一样。”

秦老夫人笑盈盈道:“长势极好。”又指着附近的地, “这一片都拿来种白叠子吗?”

秦宛如点头, “对,四十亩的白叠子,那边还种了小麦,还有大蒜。”

秦老夫人:“种大蒜做什么?”

秦宛如:“防虫, 还有蓖麻也种得有。”

秦老夫人笑道:“没看出来你这丫头还挺懂的。”

秦宛如摆手,“我就是什么都不懂, 现学的。”

祖孙正说着, 董蔡两家也过来看地。

见到她们, 陶二娘热情道:“秦小娘子你们可算来了, 这苗长势好啊。”

董世远道:“这位是?”

秦宛如:“我祖母,她也来凑热闹了。”

两家人跟秦老夫人打招呼, 双方就地里的幼苗说了起来。

秦宛如比划了一下高度,董二郎拿了一块木尺来,他们量了量地里的苗, 秦宛如又指着一个高度,说长到这个点就可以移栽了。

两家人都对这个东西宝贝得紧,蔡老儿道:“我一天都要来看好几回, 有时候半夜也会来瞅一眼才放心。”

段珍娘道:“晚上可要小心些,莫要摔着了。”

蔡老儿摆手,“我们都是地里的人,对这地方熟,就算是摸黑都来得了。”

秦宛如:“还是要仔细脚下。”又道,“庄子里也会跟附近的村民打招呼。”

陶二娘咧嘴道:“几乎全村人都来瞧过,从没听过白叠子,就跟观猴儿似的,来了一拨又一拨。我们都看得紧,不让他们走近了,生怕踩着。”

秦宛如:“这东西稀奇,是得盯紧点。”又看向段珍娘道,“得让庄子里专门让人来盯,一点岔子都不能出。”

段珍娘点头,“除了天灾,不能有人祸。”

人们在地里站了许久才去了庄子,秦老夫人许久都没有出来走过了,精神挺不错,婆子说道:“老夫人是该经常出来活动活动。”

秦宛如:“下回只要我们出来就把祖母带上。”

秦老夫人:“那敢情好,我啊,就当你们的小跟班。”

这话把众人逗笑了。

之后她们在庄子里小住了三四日,城郊不像城里喧闹,一眼望去全是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鸟雀,蜜蜂,混合成一道属于自然特有的声音。

祖孙慢步在平坦的路上,秦宛如指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说道:“以后孙女儿要把这些地都种成白叠子。”

秦老夫人打趣道:“还真打算把白叠子当成庄稼种呢。”

秦宛如:“当然要了,以后祖母穿的衣裳也会用白叠子做,家家户户都会用它。”

秦老夫人看向她,“这都是织女娘娘教你的?”

秦宛如忽悠道:“对,都是织女娘娘教的,她会在梦里教我怎么种白叠子,种出来后怎么去做它,都会一点点教我。”

秦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想干什么都行,没人阻拦着你,就盼着你平平安安,顺顺遂遂。”

秦宛如搂了搂她的肩膀,“祖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祖母。”

秦老夫人:“你若也能像你大姐那样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疼你,我就算彻底放心了。”

秦宛如:“这个得看缘分,随缘便好,我不强求。”

祖孙二人沿路唠家常,舒心又惬意,明天是瑞王府春日宴,秦宛如不想去应付,故意拖延到明天才回去。

她不喜欢那些场合,秦老夫人倒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她自小就散漫随性惯了,是个受不得束缚的人。

翌日上午一行人打道回府,回到秦家,只剩粗使奴仆在,秦致坤夫妇带着女儿们去了瑞王府。

秦宛如落得个清净,下午美美地睡了半天。

接近傍晚他们才回来了,秦五娘高兴不已,见到秦宛如在院子里,嘚瑟的朝她炫耀,“三姐,我今儿得了好些东西!”

秦宛如笑道:“是不是出了风头?”

秦二娘走了进来,说道:“今日五妹可是出尽了风头,投壶没一个斗得过她。”

秦宛如乐了,“那是她的专长,我从来不跟她比这个,比一次吃亏一次。”

秦五娘还惦记着上回的那对宝石珠花,不满道:“二姐可偏心了,上回从大长公主那儿得来的东西只给了三姐,我们两个小的一样都没有,以后我不用向你讨了,我自个儿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