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316)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梁王看向曹复香,他捋了捋胡子,严肃道:“你小子是正儿八经想替天子分忧?”

王简戏谑道:“谁叫我是赵家的长工呢。”

三人对视了许久,曹复香才道:“这局打完了好好跟你唠唠。”

上回孟广春上任章州刺史一事他们都觉得王简办得漂亮,比废太子靠谱,故这回是正儿八经向他组队。

大燕目前的食盐皆由地方管理,官府征税,并未施行官方专卖制,也就是官盐。

盐利这一块梁王他们早就想动了,后来因太子被废,一直耽搁下来,今日王简提起国库亏空,他们的心思又活络了,想把这块的制度做起来。

目前的盐价各个区域的价格都不一样,他们想把它调控成全国统一的价格,毕竟家家户户都要用到它,是必备品。

在听过曹复香的筹划后,王简生出几分兴致,抿了一口茶道:“把私盐做成官盐?”

曹复香:“对,这事儿我们很早就在打算了,但因种种原因没实施下去。”又道,“盐利非常可观,收回由官方管控,既可以成为税收来源,也可以保证百姓充足。”

当即给他算了一笔账,地方税收很大一部分都填入地方政府去了,中央国库实际得的并不多。

如果国家专门立法监管,禁止私盗贩卖,成立部门进行储盐售盐,把盐价统一调控到一个适合的区间,得来的利益远不止税收那点钱。

只有国家把盐业垄断了,才能加大财政收入。

听了他的一番分析,王简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梁王道:“地方屯盐田,征集服徭役者煮盐制盐,官府售卖给盐商,统一控制盐价,禁止私煮私盗,私自开盐,得来的利益除去成本全归国库。此举有诸多好处,其一是盐业垄断填补财政空虚,其二则是以防盐利伤民。铁矿同理。”

王简皱眉道:“这事我恐怕难成。”

曹复香摆手,“你小子肯定不行,但你老子能行。”

听到这话,王简一下子悟了,“若让我父亲牵头,应是可行的,他手里有权,办事也容易,不过……”

曹复香:“不过什么?”

王简一本正经道:“像盐使这种肥差肯定是王家人的,你们此举不是让王家捡钱吗,且还是拦都拦不住的那种。”

三人:“……”

梁王憋了许久才道:“捡就捡吧,想要你老子做事,总得给点甜头。”

曹复香:“这是利国之事。”

周项文:“反正以后王家也是你当家,到时候你再把吃了的吐出来。”

这话王简不爱听,“你想得美,哪有揣进兜里又拿出来的道理?”

梁王:“这事若能促成,让你家捞点油水也无妨。”

王简笑道:“皇叔才是明白人,这事复杂着,还得罪人,以我爹那性子,没有点好处,他何必大费周章折腾?”

曹复香:“具体要怎么做我们都筹划好的,写在盐利上。”

王简:“那赶紧回去拿我瞧瞧,趁我现在还有兴致。”

梁王说道:“现在才正午,饭后曹老儿回去一趟也不迟。”

曹复香点头,“那就别耽搁了,先用饭。”

中午他们用的是河豚宴,有清炖和鱼脍两种吃法,鱼脍薄如蝉翼,洁白如霜,清炖的则鲜得咬舌头。

其他还有河虾时蔬野菜等物。

王简对吃的不太讲究,不过河豚的美味他还是挺喜欢的。

在他们动筷之前庖厨已经亲自尝过了,确保东西无毒,要不然他们几个一下子撂倒在这儿,兰香馆怕是得倒大霉。

梁王他们七老八十了也活得差不多了,王简才二十出头,若是连媳妇儿都没讨就一命呜呼,怎么想都不划算。

看庖厨没有问题后,一行人才动了筷。

梁王酷爱河豚,对鱼脍情有独钟,蘸上特制蘸料入口,鲜嫩到极致。

王简则偏爱清炖的汤。

往日他要么国公府,要么宫里,要么就是大理寺,对生活没有一点追求,也不知情趣,贺亦岚总嫌他无趣得紧。

明明家世背景都是极好的,偏偏活得像个苦行僧,对吃喝玩乐统统不在行,甚至连女人都没有,不知道一天到晚活着图个什么劲儿。

现在王简觉得河豚汤不错,女人的滋味也不错。

第93章 红杏出墙 感谢支持晋江正版的小可爱!……

对秦三娘他是尝到了甜头的, 在有兴致的基础上接触了一回,体验好像比想象中要美妙,那种怦然心动与紧张慌乱交错, 既有些小局促, 又有些小期待。

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往日就觉得女人大多数都是一样, 好像也有不一样的。

当然了, 搞事情的滋味也不错, 会让他有一种满足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