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344)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秦宛如想了想,“桐子果?”说罢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么大一个,绿油油的,待它成熟时会变色,炸开,吐絮。”

她其实对种植技术也不精通,从系统里获取到的知识匮乏,多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着自己的经验去做实验。

所幸目前没有踩到坑。

也庆幸董蔡两家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他们伺候土地的经验可比她厉害多了,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把土地伺候好了,种下去就会有收成,区别只是产量多寡而已。

她拿自己的经验在一旁做引导,他们细心呵护,给棉花苗锄草,浇水,细耕,双方配合得还算默契。

只要气候不作妖,没有人为祸害,再不济一半的收成总是会有的。

晚上漫天繁星,秦宛如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晃晃悠悠。

彩英在一旁给她打扇,驱赶蚊虫,发牢骚道:“这地方到底不如家中舒适,小娘子什么时候回去?”

秦宛如:“不慌,过两天看看地里的蚜虫有没有被控制住,那玩意儿若是扩散了,可得遭殃。”

彩英道:“贺府不是也种得有白叠子吗,何不把管理园子的人叫来给咱们看看种得好不好?”

她这一说,秦宛如似想到了什么,不由得乐了,坐起身道:“你怎么不早说?!”

彩英:“???”

秦宛如笑道:“瞧我这脑子,竟把这茬给忘了,过两日回去了就去一趟贺府找管理园子的花匠讨教一二!”

之后几日她都留在庄子里观察那些生蚜虫的棉花苗,确保草木灰水确实把它们抑制杀灭后,才又回去了。

她亲自去了一趟贺府,先跟秦大娘打了声招呼,窦氏没在府里,便去找管事廖娘子。她跟廖娘子熟识,廖娘子当即差人去把花匠丘老儿找来。

那丘老儿一辈子都在府里伺候花草,对每一种花的生长习性规律了如指掌。

秦宛如也看过府里的白叠子,长势还不错,虽然数量少,伺候得还挺精细。

丘老儿得知这个女娃要向自己讨教,还是挺意外的。

秦宛如向他行礼,丘老儿局促回礼,说道:“老奴可受不起小娘子的礼。”

秦宛如:“丘老爷子受得起,受得起。”又道,“你管理府里的园子数十年,也每年都种白叠子,必然知晓一些它的习性,我今日前来是想问一问。”

于是一老一少就白叠子的种植问题讨教起来。

丘老儿确实经验丰富,告诉她,雨后要防止土壤板结,适时松土保墒,这样能防止苗生病。

还有掐枝的技巧,疏果,中耕和深耕等等,都是他伺候花苗累积起来的经验。

秦宛如跟捡到宝似的高兴不已,索性第二天就把他带到庄子去看地里的棉花苗有没有问题。

这还是丘老儿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白叠子,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一大片,顿时咂舌不已。

他走进地里,看了看棉花苗的间距,说道:“小娘子种得稀疏了些,老奴瞧着一亩还能再添些,莫要浪费了土地。”

秦宛如:“我们没有这么多种子,原本预计的是五十亩,结果只种了四十亩,其余的种麦和大蒜之物去了。”

丘老儿:“混种也治虫。”又道,“虫害这种东西最好以防为主,你们种的量大,自然期望它结的果多,像庄稼那样丰产。”

秦宛如点头,“去年翻整过地,也下过底肥。”

说罢将去年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细叙了一番,丘老儿听后很是赞许,他们的准备工作是做得非常充分的。

他又蹲下身看土壤板结情况。

常年累月伺候花草,深知白叠子金贵,觉得土壤的通透性还不够,得稍稍浅耕疏松一下,要浅耕,避免伤根。

董蔡两家也过来讨教,人们七嘴八舌就白叠子的种植情况议论一番。

贺府年年都会种少量白叠子做观赏,实际上富贵人家园子里多数都会种它,但数量极少,丘老儿接触它的时间比秦宛如多得多,知道若雨水多了,它会变灰,若是被冻伤了还会发黄,只有呈洁白的状态才是最佳的,也最具有观赏性。

一众人在田埂上说得正热闹,突见家奴来报,说贺亦岚来庄子了。

秦宛如应了一声,回去探情形。

看到王简主仆也在,秦宛如又想翻小白眼儿,那厮又想来占她的便宜!

瞧见她绿眉绿眼的,王简抿嘴笑,眼神里藏着趣味。

秦宛如朝他行了一礼,说话不太客气,“王少卿日理万机,今儿也舍得翘班跟姐夫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贺亦岚手持折扇道:“三妹这话真讨厌,一下子得罪了俩。”

秦宛如嗤鼻,去洗了把脸,说道:“大姐在府里养胎,姐夫不陪着,还到处跑,也不怕她念叨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