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399)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段珍娘也感到稀奇,仔细看那些裂出来的白色棉絮,只有很少一点点。

陶二娘大嗓门道:“精心照料了几月,总算见到这娇贵物了!”

秦宛如指着它们道:“这个时期就怕阴雨连绵,或低温,棉桃最易受损。”

董世远乐观道:“今年风调雨顺,得老天爷照顾,定能把这个时期扛过去!”

秦宛如笑呵呵道:“借你们的吉言!”又道,“过阵子庄子里会主办一场击鞠赛,到时候人多,可要把它们护仔细了,勿要让人踩踏。”

段珍娘也道:“待白叠子吐絮之时,估计会来不少人看稀奇,大家都要辛苦着些,贺府也会差人过来巡逻看守,咱们一块儿熬到摘收。”

人们七嘴八舌,都盼着田地里的收获。

之后过了几天窦氏亲自来了一趟庄子,已经出现近四成棉桃裂开吐絮了。

有的才裂开一道缝隙,有的则裂开了大半,还有的甚至已经彻底冒出棉絮,洁白的一团镶嵌在绿叶里,引得附近的村民前来围观稀奇。

他们从未见过这种东西,只知道金贵得要命。

那像蚕茧似的洁白令他们开了眼界。

这东西平日里只种在达官显贵的花园里,他们活一辈子都见不着一回,而今它屈尊降贵来到他们种的庄稼地里恣意绽放,就跟富家千金被市井百姓集体围观似的,让人们对它评头论足。

待窦氏觉得棉桃吐得差不多了,便一边送请帖,一边命人开始布置办击鞠赛的场地。以前也在庄子里举办过赛事,人们轻车驾熟,七手八脚安排得井井有条。

贺府不少仆人都调派过来,一些人用于布置庄子伺候到来的贵人,一些人则日夜看守四十亩白叠子,谨防被踩踏。

田埂边更是围起了一道道栅栏,禁止闲杂人等在周边走动,各方面都安排得周全妥当。

八月初七那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得不像话,京城里不少贵人都出城前往庄子看热闹,甚至连王老太君都罕见地出来溜了一趟。

王简告诉她,四十亩白叠子吐絮的壮观场景她估计一辈子都没见过,一下子把王老太君的兴趣勾了起来,倒要去看看那奇观。

马车上的姚氏显然也好奇不已,问道:“贺家疯了不成,种那么多烧钱的玩意儿,又不能吃喝,能有什么作用?”

王简笑道:“听贺二郎说是可以做成被褥子的。”

姚氏:“???”

王老太君半信半疑,“拿白叠子做被褥子?”

王简点头,“贺二郎是这么说的。”

姚氏不由得说道:“那也委实奢侈,光那种子就金贵得要命,做成被褥子得要多少白叠子才能行?”

王老太君也觉得不可思议,“这窦春娘还真会搞名堂。”

今儿太阳好,人们就像出城赶集似的,到处都是马车家仆成群。

有打马而过的少年郎,也有娇俏如花的小娘子,就连梁王老儿都跑来观热闹长见识。

路上碰到王家的马车,见王老太君也在,他调侃道:“哟,今儿什么风把苗家大妹子也吹来了?”

王老太君道:“糟老头没个正经,欠打。”

梁王摸了摸鼻子,“我是糟老头,你就是糟老婆子,我且问你,怎么也舍得出山了?”

王老太君:“你老小子逛了大半辈子的御花园,也跑贺家庄子来开眼了?”

梁王“啧”了一声,“不就四十亩白叠子,当我没见过不成?”

王老太君:“你哪儿见过了?”

梁王:“西域那边。”

王老太君:“瞎说,你这老头怕是老糊涂了,白叠子是从天竺来的。”

梁王:“……”

啧,吹牛把地域给忘了。

窦氏和贺二郎夫妇昨儿下午就过来的,贺大郎今日也同自家老爹来看热闹。

多数人不是冲着击鞠赛而来,而是想看看四十亩白叠子吐絮的奇观。

这不,人们下了乡,沿途到贺家庄子的路上就聚了不少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都驻足观望。

棉花地里的棉桃已经吐絮了大半,跟自家园子里的差不多,但一下子种了成片成片的,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那些洁白的花朵争相绽放,一眼望去,全是生机勃勃。

微风扫过时,此起彼伏,众人不由得啧啧称奇,都觉得贺家疯了,种了这么大片白叠子供人观赏。

王老太君拄着拐杖,在阳光下眺望那片颇为壮观的场景,说道:“我这辈子,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的白叠子。”

王简道:“祖母这一趟没算白跑。”

王老太君点头,“确实没白跑。”又道,“往日自家园子里种的也不过数十株或上百株,这一下子就是四十亩,委实吓了一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