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425)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黎正慎重道:“我明日下午答复你。”

秦宛如点头,“极好。”说罢向他行礼告辞。

黎正做了个“请”的手势,不敢像先前那般当普通小女娃轻视她了,亲自送她离开。

待秦宛如主仆走了后,黎正回到自己房里,黎夫人过来问:“打发走了?”

黎正心事重重地点头,“走了。”说罢难以置信地看向她道,“一个才十七岁的闺阁女郎,竟有此番心劲儿,着实了不得。”

黎夫人:“???”

黎正当即把秦宛如说的那番话同她细说一番,黎夫人的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身来回踱步道:“这女娃的心思当真了不得。”

黎正:“可不,起先我还犹豫不决,经她这一说,越想越有道理。”

黎夫人严肃道:“若是四郎做出一定的政绩来,搭上贺家的人脉,多半是能离开这个地方的。”

黎正没有说话。

黎夫人:“四郎可要仔细考虑清楚,家里还有几个孩子,他们的前程全系在你身上。”

黎正皱眉,“你莫要同我说这些,我心里头都明白。”

黎夫人坐到他身旁,“我其实是觉得可行的,试一试又何妨?”又道,“那秦家的小娘子才十七岁就那么大的胆子了,你总不能连她都比不上。”

这话黎正不爱听,“我十年寒窗苦读,岂能连她都不如?”

黎夫人:“那就壮着胆子试试。”顿了顿,“这些年你兢兢业业把心思放到闵县,谁看到你的好了?”

黎正没有吭声。

黎夫人:“若得了贺家的人脉,他们只需要托人稍稍提一提,上头考核下来,你不就来了机会吗?”

见他没有说话,黎夫人继续劝道:“你担心佃农的生计,那秦小娘子也说过可以商量采取折中的法子安顿好他们,你也可以同他们谈条件,不能亏了佃农的利益,把事情处理得更周全一些,共谋利,有何不妥?”

黎正盯着她看了许久,才道:“你是想让我搭上贺家的?”

黎夫人点头,“四郎觉得换成其他县令,会拒绝这事吗?”

黎正:“这……”

黎夫人:“你若实在犹豫,就去把县丞和主簿他们找来商议,看他们又是什么意见。”

黎正想了想,“就依你的意思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当即命人去把县丞张国申和主簿刘文找来商事。

等了莫约半个时辰,二人才来了,同黎正行过礼后,黎正才道:“坐。”

两人坐到椅子上,黎正把种白叠子的事同他们细说一番,将方方面面的利弊都说透。

县丞张国申捋胡子道:“若能把白叠子普及,确实是造福民生的一项大计。”

黎正:“贺家要上千亩庄稼地种白叠子,这势必会影响不少佃农的生计。”

主簿刘文问:“可有说过要哪个村的地吗?”

黎正摇手,“未曾,不过种这么多,土壤肥瘦,沟渠灌溉,路道是否便利,必然是有要求的。”

刘文:“后期对白叠子的加工也是在我们闵县?”

黎正点头,“就在咱们县里做加工处理。”又道,“如此一来,在白叠子采摘、做工的时候当地人可以增加一份收入来源,这也正是我考量的。”

张国申若有所思,“若贺家在这里开起铺子和作坊,从长远利益来看,确实能带动咱们闵县的经济。”

刘文客观道:“上交的商税也不少。”

黎正:“这是利,咱们来说说弊端。”

张国申理所当然道:“把庄稼地改种他们没见过的白叠子,必然会引起抵触的。”

黎正头疼道:“这是新东西,并且不能吃喝,不像桑木那样随处可种,得占田地,百姓多半不允。”

张国申和刘文面面相觑,他们经常跟下面的人打交道,自然知道底层百姓想的是什么。

把庄稼地全种成百姓从未见过的东西,而且还没法当口粮,对这群靠地里刨食的农民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观念,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接受的,必定会引起极大的矛盾。

这是黎正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他们要面对的难题。

三人坐在一起议论起来,他们都觉得引进贺家的白叠子对闵县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但要从老百姓手里拿土地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之前黎正同秦宛如说次日下午会给她答复,结果次日一早他就带着张国申等人去了官驿。

当时秦宛如还在睡觉,忽然听段珍娘过来说黎正他们来了,这会儿在窦氏那里商事,让她赶紧过去。

秦宛如一骨碌翻身坐起,激动道:“黎县令这么早就来了?”

段珍娘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来了,在姻伯母房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