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0)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他当即从墙头拍打翅膀在前院里飞了一圈,虽然有些笨拙吃力,好歹能勉强控制身体,不会在半道儿上坠落。

这学习能力已然不错!

王简很满意自己目前的情况。

重新跳进小水池恣意清理了一番,又认真地梳理了一遍羽毛,他看着水池里的倒影,脑中不由得冒出一个疑问。

这只八哥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

如果是母的,是不是意味着他还得下蛋?

想到此,王简整个人都不好了。

以前他是从来不信鬼神的,经历了这一遭,不禁生出许多疑窦。

他为什么一醒来就变成了八哥呢?

原来的那只八哥难不成跑到他的身体里去了?

这情形实在荒诞。

王简难以置信,却又被眼前的事实征服,只得作罢。

之后两天他一门心思练习飞翔,总算能顺利在周边上空盘旋。

这日接近正午时分,王简朝文庙坊飞去。

羽翼下的风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从高空俯视,纵横交错的屋舍民宅密密麻麻,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

他颇觉新奇,自小在京城里长大,对这座古老的城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然而换一个视觉去看它,却又是另一番滋味。

没隔多时,文庙坊落入眼底,王简放慢速度低飞,寻着往日记忆进入卫国公府后,他降落到玉琼园里的一棵大树上。

院子里聚满了人,他仔细观察那些人的衣着,应是宫里头的,怕是惊动了皇室。

卫国公的妾室子女们顶着日头站在太阳下,规规矩矩的,不敢造次。

寝卧里气氛凝重,整个太医署的御医们都来了,就王简的昏迷情形进行看诊讨论。

王太后坐在耳房的椅子上,头戴白花,着素服,面色阴沉得似浸了寒霜。

屋里除了她和王老太君是坐着的外,其余人皆是站着的,包括卫国公和姚氏。

姚氏很担心王简,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傍身,倘若有个三长两短,往后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

隔了许久,院使黄长林从寝卧出来,毕恭毕敬地向王太后汇报看诊的情况,说道:“世子昏迷不醒,应是脑内有淤血堵塞导致,需扎银针,服汤药才能活血化瘀,只有淤血化尽排除后才能苏醒。”

王太后皱眉问:“这得要什么时候才能醒?”

黄院使:“回太后,根据臣等初步看诊,病人只是浅度昏迷,目前对外界刺激还有反应,待臣施针后,若效果良好,病人自会呈现半昏半醒状态,如此一来,可用银针和药剂双管齐下,初步估计,若快的话需一两月能彻底恢复正常,慢的话……则要三五月。”

听到这话,姚氏顿时揪起心来,却怕失了仪态,只得偷偷抹泪。

王太后心情不好,阴霾地扬手,黄院使退下了。

室内一片寂静,低气压令在场的人浑身不自在。

王太后看向自家老爹,说道:“父亲可有仔细查过三郎坠马的原因?”

卫国公道:“臣仔细查过,那马匹有类似癫痫的病症,突发疾症,才致使三郎坠马。”

王太后柳眉一拧,“好端端,怎么就三郎骑上了那匹马?”又道,“谁牵给他的,给哀家仔细的查,务必弄出个名堂来。”

卫国公应声是。

王太后伸手,刘嬷嬷搀扶她起身,她说道:“哀家要在这儿小住几日。”

卫国公:“碧月楼已经着人收拾出来了,太后随时可以过去。”

碧月楼是王太后未出阁时住的地方,离主母姚氏的住处也近,她想了想道:“哀家乏了,要去歇会儿,你们都散了吧。”

刘嬷嬷搀扶她出去,她好歹在宫里生活了十多年,那身皇家气派是容不得亵渎的,整个国公府的人都不敢直视,纷纷垂首静默。

主仆走到前厅,院子里的妾室携子女跪到地上恭送。

王太后状似无意地扫了她们一眼,视线落到二房乔氏母子身上停留片刻,才由刘嬷嬷扶着上了步辇。

华盖在头顶遮阳,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碧月楼。

跪在地上的妾室们松了口气,她们是惧怕这位太后的,因为她极不好相处。

府里除了姚氏和王简外,无人能与她亲近,包括卫国公和王老太君。

停留在大树上的王简见到这一幕,趁着人们不注意偷偷飞到了寝卧窗边探情形。

见床上的自己躺在竹榻上,像一具尸体。

屋里的几名御医他是认识的,窃窃私语在小声讨论着什么。

王简从他们的言语中得知了自己目前的情况——脑袋里有淤血,需扎银针活血化瘀才能清醒。

看这样子,估计还得躺好一段时日。

是不是只要他的身体恢复健康,他就能从八哥的身体里还魂儿了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