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46)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秦宛如摆手,“不累,就是嗓子冒烟了。”

窦氏:“怎么?”

秦宛如夸张道:“为了明年能忽悠到更多人进来种白叠子,我把闵县的十多个村都跑遍了。”

窦氏:“……”

秦宛如:“我给他们说,一斤白叠子三十文收购,许多人都愿意试一试。”

窦氏默算了一下,“一斤白叠子三十文,我若是佃农,也愿意种,比种庄稼划算。”

秦宛如:“我觉得明年至少得四千亩往上的地会投入种白叠子。”

窦氏显然被唬住了,隔了好半晌才道:“这么多?”

秦宛如点头,暗搓搓道:“能挣钱的差事谁不乐意呢?”又道,“若能带动村民自己种,他们管理田地就会更精细,因为都盼着收成好。”

窦氏点头,表示赞同,“不过都种白叠子,只怕过两年虫害也会有。”

秦宛如:“这就跟种庄稼一样,村民可比我们有经验了,他们可以麦棉、稻棉轮作,或黄豆套种,花样多得很。”

窦氏想了想道:“如果我们只管收购,是要省事许多。”

秦宛如:“可不,不用费精力去管人了,只需要董蔡两家领头,再从今年的佃农里挑聪明的,领悟能力强的出来带着跟村民们做指导就可。他们自己深耕细作,自己获利,必定会比咱们请人耕种更精细更上心。”

窦氏“嗯”了一声,“你也要省事不少。”

秦宛如:“明年我要把重心投入到纺织这块上,得把这块扶持起来,它才是真正赚钱的门路,且比被褥走得远,扩张得远。”

窦氏不由得抿嘴笑,“目标明确,极好。”

秦宛如蹭了蹭她的胳膊,“咱们现在卖多少贯钱了?”

窦氏比划了一个数,秦宛如“啧”一声,一万贯出头,那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窦氏也觉得不可思议。

秦宛如道:“种子钱还没付完吧?”

窦氏:“还有最后一笔没付。”

目前包括地里的白叠子,她们还有六成没处理。

而更滑稽的是方二娘简直是个人才,她离去时曾带了八十床回魏州,结果那人还没到半道上就同客船里的人们吹牛忽悠脱手了。

于是她又折返回了闵县,来继续讨要。

见她空手而归,只带着钱银回来,秦宛如哭笑不得。

段珍娘又气又笑,说道:“阿娘不是让你带去魏州的吗,怎么半道儿上就没了?”

方二娘无辜道:“这又不是我的错,你也知道我能唠,就在路上同妇人们唠家常,唠着唠着就丢了两床,一路丢着走。”

段珍娘:“……”

秦宛如才不信她的鬼话,憋着笑道:“姨母是想试试这东西到底好不好脱手吧?”

方二娘指了指她,“就是这个意思,我做生意干了十多年,哪些人能唠心里头门儿清。”又道,“这东西稀奇,她们听说从京中送到魏州的,都很好奇,看了也觉得不错,有些顺路的就捎带了两床走。”

段珍娘问:“散装的也有人要?”

方二娘:“怎么不要了,若是被我相中的,多半都跑不了。”

段珍娘:“……”

这回秦宛如是信了的,一个能在魏州开几家绸缎庄的女人确实有几分真本事,知道怎么去抓她的客户群体,针对性去忽悠。

于是这回方二娘又捎带了数十床回魏州,并另外发了几百床走货运。

再次把她送走后,秦宛如自言自语道:“姨母当真是个人才。”

段珍娘:“阿娘毕竟是干了十多年的生意人,最会忽悠了。”

秦宛如背着手,两人边走边道:“先前我问姻伯母,她说已经销了一万贯了,若是把全部白叠子销完,三万贯肯定是有的。”

段珍娘兴致勃勃道:“刨除人工,作坊,种子和商税成本,应能分得不少了。”

秦宛如看向她,“别光想着分钱,明年我预计四千亩白叠子,到时候买种子又得开销一笔,还有采摘的时候收购也是好大一笔。”

段珍娘听得咂舌,“四千亩,你到哪儿去抢?”

秦宛如:“不信你等着瞧。”顿了顿,“十多个村都种白叠子。”

段珍娘:“……”

地里的白叠子都采收完了后,还剩下一百多亩的续种留着。

佃农们陆续翻地,秦宛如把董蔡两家找来,说了明年的打算。

如果十多个村都种白叠子,且是分散的,他们肯定忙不过来,需要从四十几户佃农里找几个不错的一起做种植指导。

两家人提了几户,都是一致认可的。

秦宛如让他们把那三户佃农找来商议,问他们有没有意愿像董蔡两家那样指导其他村民种白叠子。

结果不言而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