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54)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听了这些,王简握住金钗,只觉得分量沉重。

王老太君叮嘱道:“这是王家的家事,切莫让梁王那群人知道吕四他们的存在。”

王简点头,“孙儿明白。”

王老太君继续道:“我常年深居后宅,不好派人出去,怕引起你父亲猜测。你最好也莫要差人离京,现下又近年关了,什么事情都留到年后再说。”

王简轻轻摩挲金钗顶端的并蒂莲,没有说话。

这事委实敏感,一来是王家内部家事,不容让外人得知其中内情;二来上回派李秋离京就已经是冒风险,万不能再派人出去了。

王简一时有些犯难。

“祖母是想用吕四这些人策反父亲麾下的旧部们,是吗?”

王老太君点头,“如今之计,也只有这样了。”顿了顿,“只要那些旧部生了异心不与你父亲一个鼻孔出气,我祖孙二人再设法拖住你父亲,把京中封成铁桶一般,再处理祁县那边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听了这话,王简不由得抿嘴笑,“看来祖母心里头是有盘算的。”

王老太君握住他的手道:“此事关乎王家声誉,更关京中数万百姓的性命,你一点岔子都不能出,明白吗?”

王简点头,“孙儿明白。”

王老太君看外头道:“天色不早了,你早些回去歇着,这支钗莫要让他人知晓了。”

王简把金钗放入袖袋中,起身道:“那我先回了。”

王老太君“嗯”了一声,提醒道:“三郎切记,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王简:“孙儿明白。”

回到玉琼楼,王简入睡前摩挲那支金钗难以入眠。

这差事要交给谁去做才更稳妥呢?

府里的人是不能差遣的,一旦事败,定会引得卫国公暴怒,其他人又信不过,自己又不能离京,委实难办。

待到腊月二十三时,整个京城里都弥漫着过年的喜庆。

闵县的佃农们陆续得到了东家送来的米肉,作坊里劳作的人们也陆续分到各类糕饼犒赏。

秦宛如在腊月二十五回的京,段珍娘还要隔两日才回。

她回京后去西市商铺看了会儿,秦大娘在这边碰到她,姐妹二人叙了许久的家常。

秦大娘说现在年关,府里的账务需要窦氏过目,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秦宛如则说起明年的打算,除了要把纺织开出来,还打算把租的那千多亩地做成育种基地,以后专门拿来培育种子,减少成本。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秦大娘赞许道:“是得该有自己的种子才行,总是外购终不长远。”

秦宛如:“京中经过今年的折腾,明年肯定不如今年好卖了,明年要减少被褥,主要做纺织。目前已经从农户手里收集起来了三千多亩种白叠子,我们的租种地可以拿出六成来专门做育种,以后就不需要外购。”

秦大娘点头,“考虑得挺长远,极好。”

秦宛如信心满满地做着明年的计划,结果却被打得措手不及,因为王简忽然找她。

起初她以为还跟往常那样,只要嘴甜哄哄就能忽悠过去了,结果那厮给她安排了差事。

当时是腊月二十七,段珍娘刚从闵县回张家胡同,秦宛如过去瞧她,回来时恰恰撞上王简主仆的车马。

秦宛如心想,可以讨压岁钱了。

李南也瞧见了她们。

秦宛如主仆二人趁着没人瞧见摸进了隔壁院子。

也真是凑巧,王简解下斗篷,一袭石青,衬得人丰神俊朗。

秦宛如上下打量他道:“王侍郎这是特地来送压岁钱了吗?”

王简失笑,没好气道:“我看你西市商铺日进斗金,还贪图我这点俸禄?”

秦宛如撇嘴,鸡贼道:“蚊子腿也是肉啊。”

王简:“……”

二人前往书房,秦宛如抱着暖炉跟在他身后,王简边走边问:“你那千多亩白叠子都脱手完了?”

秦宛如应道:“差不多了。”

王简:“冬日里用白叠子御寒极好。”

秦宛如冷哼一声,“那当初我求王侍郎替我兜底,你还不乐意呢。”

王简扭头看她,沉默了阵儿才道:“我是一个穷光蛋。”

秦宛如不信,“你们王家堂堂国公府,能有我穷?”

王简没有吭声。

二人进了书房,他才道:“把门掩上,我有话要跟你说。”

秦宛如老老实实把门掩上。

王简坐到榻上,说道:“明年你又要种多少亩白叠子?”

秦宛如颇有几分小嘚瑟,“四千多亩。”

王简:“……”

他显然被这个数字吓着了,不可思议道:“你租这么多地?”

“没有,我们成立了一个合作社,跟村民和佃农达成了一个收购协议,我们提供种子和种植指导,再以一斤三十文的价收购,他们都觉得比种庄稼划算,一下子就加入进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