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6)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王太后隔了许久才平静下来,“明日哀家就回宫去,府里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了。”

卫国公点头称是。

王简落在外头听不到二人说话的声音,转了一会儿才飞走了。

回到秦家,却见贺亦岚架着木梯爬墙,他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跟秦三娘搭上了线,两人隔着墙壁取一只布袋。

王简落到墙头,看着竹竿上挂着的袋子。

光天化日之下,两人一个爬墙,一个私会外男,简直不成体统!

第25章 我心悦你 一更

秦宛如把布袋拿到手后, 偷偷回房去了。

贺亦岚从木梯上下来,将其搬到原位放好。

王简鄙视不已,那家伙对秦大娘贼心不死, 怕是来拉拢秦宛如给他牵线搭桥的。

这不, 屋里的秦宛如偷偷地打开布袋, 里头写着一张小纸条, 后天是端午节, 贺亦岚想见一见秦大娘, 表明心迹。

秦宛如抿嘴笑。

听他们说端午节观音湖有赛龙舟, 不过诚意伯府与他们秦家门第悬殊得实在太大, 贺家二郎这般费心思,她便当一回红娘试试,看他到底有多少诚意。

端午节按照风俗是要挂艾草菖蒲到大门口辟邪的,方氏早早就差人备好了。

秦二娘带着妹妹们用五彩丝编织长命缕, 不但人手一条,连床帐上都要挂, 以此来祈福免灾。

陈婆子则安排家奴们把整个院子做一番大扫除。

端午朝廷放了两天假, 过节的头一天秦致坤就不用去上值, 一家人索性聚在一起包粽子。

秦大娘准备了很多馅儿, 有蜜枣、咸蛋黄鲜肉、八宝米、什锦、酱肉、白粽等,五花八门。

全家老小都坐在一起, 人人参与。

秦宛如手笨,拿到手里粽叶总是会散,秦二娘嫌弃道:“三妹不中用, 还不如五妹呢。”

竹篮里的粽子大小不一,有的过于肥胖,有的又小得可怜, 有的甚至还没下锅就已经松散了,连糯米都散落出来。

秦宛如技不如人,拉秦父垫背道:“二姐你看,我可比爹包出来的好看多了!”

秦致坤略带尴尬,“啊,卑职手拙,让诸位见笑了。”说完还特意拱了拱手,“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这一举动把众人逗笑了,方氏啐道:“老不正经。”

秦大娘要给瑞王妃送些过去,秦致坤也会给同僚备一些,秦老夫人包的粽子个头均称,外形也好看,上得了台面,送人的则由她包了。

陈婆子先把外形差的拿去庖厨下锅,院子里的老小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说地,说的话题自然是家长里短。

那种市井百姓的人间烟火是王简未曾体会过的,他出身高门,又是世子,主仆等级森严,再加上卫国公妾室多子女多,四房妻妾各为各筹谋。

就算妻妾兄弟表面上和睦,暗地里也少不了使绊子为利益争斗,哪里像秦家这般满堂和睦,不论老少,皆是相亲相爱。

王简懒洋洋地摊在石台上听他们闲话家常,有以前在安义县的经历,还有街坊趣闻,日子仿佛也变得惬意悠闲起来。

直到第一锅粽子出炉,几个姑娘们放下手中的箬叶,抢着去捞。

秦宛如喜欢咸蛋黄鲜肉粽,把翠绿的箬叶剥开,软糯的白玉团裹着咸蛋黄和鲜肉映入眼底。

扑鼻而来的箬叶清香夹杂着肉香刺激着味蕾,她小小地咬了一口,糯米柔软粘稠,第二口咬到鲜肉上,肥而不腻,而沙化的咸蛋黄才是她最喜爱的。

秦大娘剥开一个什锦粽,送到秦老夫人跟前,老人家咬了一口,连声夸赞好吃。

秦二娘口味刁钻,拿白粽蘸清酱吃。

人们皆受不了她这种吃法。

秦宛如瞥见躺在石台上晒太阳的八哥,剥开了一只酱肉粽去投喂,结果那家伙不吃。

秦宛如嫌弃道:“还挑!”

王简换了个姿势躺着,不食嗟来之食。

待那肉粽放冷了些,他看院子里人手一只,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索性去啄食了一嘴。

噫,还将就!

那只粽子也不知是谁包的,个头不算大,但馅料足,他硬是把整个儿都吞进了肚里,结果第二天一整天都没法进食,因为消化不良撑着了。

满院子粽香四溢,人们包粽子,吃粽子,欢声笑语。

秦二娘喜欢凑热闹,说起明日的赛龙舟不由得两眼放光。

方氏打趣道:“就知道你们这些顽猴儿想去凑热闹,前阵子你们爹催我去得月楼订位置,早就给备上了。”

秦二娘高兴不已,搂着秦父的脖子撒娇,“还是爹心疼闺女们!”

秦五娘当即剥了一个粽子讨好,“爹辛苦了,吃一口粽子。”

秦父乐呵呵地咬了一口。

接着秦四娘也跟着学,方氏啐道:“少拿粽子给你们爹吃,他肠胃不好,吃多了不易消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