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文工团小花(15)

作者:霓语凝烟 阅读记录

“家庭情况我们就不详说了吧,父母都是城市普通工人,祖父母务农,家里还有个读初中的弟弟。”李团长边翻资料边说,钱灵偷偷瞟了一眼,心道这些信息自己都不知道。

赵处开口道,“家里的大姐一般最懂事了。”

“声音条件不错,肢体条件不错,认真训练是个好苗子。”李团笑着对赵处道,“文工团现在正缺人,新兵连的体能训练就先减半吧,我想让她尽快上手,先从报幕工作做起。”又对钱灵道,“就是演出开始的时候把节目和演员信息传递给下面的领导和来宾。”

钱灵反应过来,她说的大概就是晚会主持人。

“看小钱瘦瘦的,我还以为你会让她去舞蹈团。”赵处开玩笑似的把手边一份军区报纸推到对面,“看看小钱的嘴皮子功底。”

钱灵清了清嗓子,用新闻联播的口气开始朗读。没想到刚读了一半就被赵处打断,说她虽然口音标准但缺乏激情,对群众热情不够高涨饱满,当即便让李团示范了一遍。李团的示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钱灵看来语气酷似穿越前互联网上播报新闻的朝鲜女主播。

“不急,慢慢来吧。”李团放下报纸,喝了口瓷缸里的茶。

赵处笑道,“既然李团都说了不急,今天的思想教育就到此为止。以后要树立爱民爱党的信念,努力训练,争取在全军汇演上看到你。”

“全军汇演?”钱灵一时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小钱还不知道,军委下了通知,从明年开春起就要开展全军汇演。这次汇演不分军区和兵种,由□□统一安排,主要侧重点在于各大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把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送到他们之中,达到鼓舞士气的效果。”李团抬手做了个鼓劲儿的姿势,“我会跟新兵营领导打招呼,让你尽可能提前参与文工团的训练。你毕竟排练晚,有些节目私底下还需要自己私底下加油。作为新人,我希望你能有强大的学习能力,除了声乐和舞蹈之外,还能抓紧掌握一门乐器。”

钱灵在心里喃喃自语,新兵三个月本来就是脱层皮的,除了声乐舞蹈还要进修乐器,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用的。不过这种没日没夜的训练她上辈子也经历过,数年韩国练习生生涯早已把她磨练的心智坚毅,铜皮铁骨。她笑嘻嘻的点点头,“一切行动听指挥。”

“我看了你在县医院的体检报告,有好几项都是勉强擦线通过的。”赵处长表情略带严肃,“虽然文工团一般不用上前线,但是作为军人,基本的身体素质还是要有。尤其是这次全军汇演,兰州军区的一大演出重点在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那里平均海拔超过三千米,氧气稀薄,常年苦寒。我希望小钱能用钢铁般的意志完成演出,为文工团增光添彩。”

“不只是兰州军区,这次是全军组织的交流巡演。先在军区内积累下经验,下一站不出意外应该是将我们文工团调往成都军区,通过唐古拉山口进藏,沿途给驻守的兵站战士带去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李团口气里愈发骄傲,“这可是军委自西藏解放之后第一次组织文工团进藏演出。”

第9章 初入军营 新生活开始了

又挨了两天一夜终于到了兰州,当走下火车的那一刹那,钱灵只觉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腰酸背疼,连双腿都似乎不是自己的了。身旁的郝雯倒是十分兴奋,兴致勃勃的看着周围的一切,还说奶奶告诉她兰州的牛肉面最是有名,待会一定要好好尝尝。

可惜军区停在火车站外的大卡车打碎了郝雯这微不足道的念想。钱灵扶着栏杆,听着郝雯絮絮叨叨的抱怨,闻着汽油味一路颠簸着,腹内翻江倒海的难受。等到了军区大院,钱灵第一个冲下卡车,扑到路边的垃圾篓旁大吐特吐。好在一路上都没吃什么东西,就只吐了些苦水。

郝雯跟在钱灵身后,扶着她的胳膊,急的几乎快哭出来。“要不要去报告领导,去军区医院找大夫?”

“别,我没事。”钱灵用力抓住郝雯,忍着面前天旋地转的景物,“就是普通的晕车,休息下就好了。别搞特殊化。”

就在郝雯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面熟的高大男孩从远处冲过来,揽住钱灵摸了摸她的额头。“没着凉发烧就好。”又从包里取出军用水壶递到她嘴边,“来喝几口,让胃舒服一点。”

涓涓细流温柔的沁入唇齿,一股菊花的香甜气息冲散了喉中的酸涩。钱灵抬起头,正好与卢靖朝褐色的眼眸对视一番。他拿出随身带着的手帕替她擦拭了嘴角,又从包里取出一粒话梅让她含在嘴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