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文工团小花(28)

作者:霓语凝烟 阅读记录

“那就是了,每年部队都会发新的生活用品,有的老兵多一两只水壶不奇怪。反正小钱到这里之后都没出新兵连,没人丢水壶就不存在侵占军队财产一说。”卢靖朝若无其事的说,仿佛这件事压根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在单纯的就事论事。

“咳咳,卢同志说的有理有据,思路清晰,不愧是新兵里的头号笔杆子。”赵处打圆场道,“政委,小卢今天来是向你汇报上期野营训练新闻稿的事,我们刚刚得到陆军天地杂志社的消息,那篇材料会在下个月军事日报上正式刊登,到时候全军都看得到。”

“哈哈哈,你们文化人来的正好,听孙排长说在女兵连收缴了一本涉及封建文化糟粕的书,正好请你们评评理。”林政委把手边卷了角的论语递过去,“这上面都是之乎者也,我看着头都大了。”

赵处皱着眉头翻了几页,“按理说这种东西确实不应该出现在军营里。毕竟现在军人的思想教育都讲又红又专,光是马列主义的鸿篇巨著和军事经典都还没有读透,怎么好拿这些东西打发时间呢。”

钱灵听出赵处不动声色的在为论语的主人开脱,把之前孙排长不容分说就上纲上线的扣帽子悄悄偷梁换柱成了单纯的浪费时间,性质可就大不一样了。前者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出了错可是要在新兵连大会上公开检讨的,后者顶多自己排长教育一下就可以既往不咎。

卢靖朝伸手从赵处手中抽过那本论语,翻来覆去的打量着,“这本书有些年头了。”

“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唯一一件遗物。”姑娘带着哭腔道,“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觉得爷爷还陪在身边。”

姑娘楚楚可怜的模样林政委微微动容,都是二八的大好年华就离别亲人来到边关,虽然说是为了革命,可是人非草木,谁能真正做到放下远方的亲人呢。

“既然是用它来怀念爷爷,是不是放在身边就能够得到慰藉呢?”卢靖朝心平气和的问。

姑娘抹了把眼睛,重重的点了几下头。

“想个办法吧。内容确实有点不妥,但是你的孝心令人动容。”赵处见缝插劝解针道,“比如拿牛皮纸把书厚厚的包起来,用胶布缠上,不打开看里面的内容就行了。政委,您觉得如何?”

“思想上的事,自然是你们文化人说了算。”林政委紧绷的眉眼舒展开来,这样解决总算在情与理中得到平衡,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对了,你们现在急匆匆的过来,只是为了汇报刊登文章的事?”

“当然不是,还有个重要事情要像您请示。”赵处微笑着拿过卢靖朝面前的资料,双手递给林政委,“这是之后新兵连军事理论课的内容,我让小卢都整理总结了出来,请您过目。”

林政委点点头,“咱们军区就需要小卢这种能说会写的才子嘛。我的意思上次也跟你提过,不光要让小卢整理材料,还可以亲自登台历练一下嘛。比如之后的军事理论课,可以让他来代替政研室主任,用年轻人的办法来传授,小同志们也更能接受嘛。”

钱灵听着林政委的话脸上直发烧,恨不能当场找条地缝钻进去。亏她还妄想找卢靖朝捉刀代笔,这下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第16章 前途 事业还是婚姻

等钱灵一行回到营房熄灯号已经奏响,只能摸黑草草洗漱了躺在床上。她打算过几日就抽空将理论课的作业写出来匆匆交上,反正又不要求很高质量,只要态度过得去想必老学究也不会为难的。

之后几天钱灵一直猫在文工团里训练,有空就偷偷摸摸去图书室找点相关资料来看。不过她因为上次的事一直努力试图避开卢靖朝,比如特地选择清早图书室刚开门的时候,在食堂打了饭也用铁皮饭盒装好了带回营房去吃,生怕慢了一秒被卢靖朝撞到。

没了繁重的体力训练,钱灵的日子如流水般顺滑的过了下去,唯一让她比较郁闷的事就是李团最近心情不太好。毕竟军区汇演迫在眉睫,首长又在开会时希望文工团能上下一心,排演些既有政治教育性也有丰富趣味性的话剧节目,到时候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李团来排练室把一迭歌谱放在桌子上,"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先让你在新兵连结束时进行独唱表演,之后档案调进文工团,就要把重心放在军区汇演的报幕工作上。对了,团里还给你选了一位报幕的搭档,应该过几日就会报道了。”

正在扶竿上压腿的钱灵轻盈的转了个360度圈,又炫技似的来了个一字马。"团里没有现成的人选吗?怎么还要临时找人来顶。”

不是临时,是一早就看好的,入伍前在地方上也是电台里干播音工作的。只是他为了快点提干自愿选择去地方上一段时间,所以耽搁了。”李团温柔的笑着,"这位同志长得一表人才,个子也高,两年前刚入伍的时候和团里很多女孩儿都玩的好,第一次上台亮相就有好几个首长夫人来我这儿打听他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