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为何还不和离(22)

作者:薄坞九三 阅读记录

薛绾绾叉着腰,色厉内冉道,“瑛姐姐不会愿意的!”

她怎会愿意呢?

从前她明明对自己说过,要寻位脾性相投的小将军一起回濯水郡,闲时于秋日舞舞剑,忙碌时共商要事,怎么会嫁给这样的白面书生?

段时渊无奈的给她解释,“你又不是她,如何得知她不愿?”

小姑娘似乎被气到了,闻言回身执拗的盯住他,挑衅问道,“若你以后也突然被塞了个陌生女子做妻室,你会开心吗?”

段时渊闻言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语气温和,“你不是我,焉知我会不喜?”

作者有话说:

绾绾:你肯定不愿意‘盲婚哑嫁’!

段少爷:哎嘿,我还真就愿意,我巴不得!(仅限于你)

绾绾:╰(‵□′)╯

一语成缄哈哈哈

第10章 在怀

薛绾绾恼的狠狠瞪他一眼,旋即气呼呼的回了长春宫,待段时渊赶回筵席时,只得到一个离他远远的背影。

薛绾绾和容瑛出去时甚少有人注意,但前者是太后心头肉,后者今日刚赐婚,仍然有不少有心人在暗中关注她们,此刻瞧见两人一前一后地回来了,顿时神色各异,眉眼乱飞。

太后见薛绾绾回来,却不问她为何退场,就只笑眯眯的将小姑娘拉到了自己身边,打趣道,“你这滑头,嫌折子戏无聊竟偷溜出透气,只把哀家这老人家留在这。”算是堵上了那些人的嘴。

薛绾绾顺势坐了下去,作揖讨饶道,“皇祖母恕罪,绾绾再也不敢了,此后就一直陪在您身边,哪儿也不去。”

太后点了点她的额头,语气宠溺,“哀家瞧你是惦记哀家这桌糕点罢了。”

薛绾绾吐了吐舌头,双颊薄红,似是被说中了心事,淑妃便浅笑着接过话,“也是郡主玲珑率真,臣妾也喜欢的紧,要是能有这么个小辈在家中,定也像太后娘娘这般疼惜。”

慧妃见不得她这般谄媚模样,嗤笑一声开口,“嘉裕郡主金尊玉贵,哪是一个员外郎就能高攀的起的。”

此言一出,就见淑妃脸上的笑慢慢淡了下去,其余人也是一片寂寂,淑妃母家甚低,父亲只是礼部一个小小的员外郎,若不是女儿有幸进宫承宠生了皇子,一辈子就是个五品官罢了。淑妃这些年私下里一直对家中尽力扶持,奈何家中男子才德有限,一直也立不起来。

这些私密事后宫妃嫔人尽皆知,可谁也没有当面揭人脸皮的道理,可这话慧妃说出来,高位嫔妃们安然看戏,低阶妃妾不敢反驳,一时谁也没有做声。

太后素来不插手景晏帝后宫之事,却也不可能让慧妃这般当面胡闹,尤其后者话里话外还带上了薛绾绾。

“都是伺候皇帝的人,难道平日里还要分个三六九等不成,哀家看你也太过张狂了些。”这两日的风光都捧的她不知所谓了。

慧妃没想到太后会出头,赶忙起身连声告罪,“太后娘娘恕罪,臣妾并无此意啊。”

景晏帝一进来就瞧见这副场景,在唱喏声中坐在了上首,随口道,“都起来吧,这是怎么了?”

汪贵妃坐在他身侧,见此将方才发生的事一一言明,慧妃见景晏帝看过来,连忙做出平日里他喜欢的模样,娇声解释道,“陛下明察,臣妾绝没有对太后娘娘不敬的意思,臣妾就是看不惯淑妃罢了,同她有些拌嘴。”说完还暗暗看了景晏帝一眼。

“朕瞧你倒是嚣张得很呀!”

平日里景晏帝并不厌恶妃嫔争风吃醋,只要不涉及朝政,他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慧妃信心满满的等着陛下叫起,下一瞬却听到了这句话,顿时错愕的抬起头。

“陛、陛下?”

景晏帝没理她,径直对着汪贵妃道,“慧妃既然觉得与淑妃平起平坐不合,那便贬为昭媛,又对太后不甚恭敬,明日起就在自个儿宫里为太后祈福,没什么事儿别出来了!”竟是直接将她禁了足。

慧妃又惊又疑,眼角满满的得意就这样僵住了,景晏帝等了片刻没听到谢恩声,冷冷的瞥向她,“你对朕的旨意不满?”

慧妃跪在下首,只觉得此刻满殿的目光如剑般刺向自己,人人都在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身子僵的厉害,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臣妾接旨,谢陛下隆恩。”

容煜也从皇子坐席中出来跪在了大殿中,俯身请罪,“请父皇恕罪,母妃一时失言,心中却绝无不敬之意,还望父皇明察。”

“行了。”

景晏帝摆摆手,淡笑道,“衬得朕都是恶人了,今儿是太后寿宴,没的折了太后的福气,都起来吧。”

容煜这才起身将母妃扶回了座位上,再没有白日里的志得意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