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娇养的疯批反派学乖了(34)

作者:卿清清 阅读记录

“旁的不说,船运是当今陛下给了官号的行当,若是几次三番遭到攻击,对于充裕国库而言也是一大损失,官府焉能不管。”童洛锦十分不解。

“问题就出在这里,”童老爷道,“这些贼寇,并不是攻击所有船只,其他家商号的船只都是有惊无险地过了,偏就咱们家的船只遭到了巨大损失,我都在想,这是不是什么人故意针对咱们?”

“可是咱们勤勤恳恳做事,安安分分做人,从不曾得罪任何人,谁又会如此针对我们呢?”童夫人对此事也颇为苦恼,他们一家行商多年,也算得上是一路顺风顺水,何时遇见过这种情况?

童老爷叹了口气道:“算了,我再瞧瞧。实在不行,下次我随船出海,我倒要看看,是谁在兴风作浪。”

童洛锦不是很同意:“爹爹,这种事情哪里需要你亲自去,找个人去看看不就行了。”

童老爷若有所思:“他们若是真的针对我们童家,又岂是会轻易罢休的?派人人去同他们交涉,他们定是不会好好说话的。这就和做生意一样,只有我们拿出诚意来,对方才会以礼相待。”

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固执的人,童洛锦是劝不动他的,只好叮嘱他出海的时候多带几个武夫,海贼猖獗,要小心保护自己。

童夫人一边听她说一边笑:“我儿当真是长大了,懂事了,也会关心人了。”

童老爷也夸了她几句,又让她把码头上的事情说了,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理,不再像之前那样事无巨细地替她安排好,这是开始认可她的能力了。

谈完公事,几个人又聊起家事。

童夫人道:“锦儿,再过一个月,就是你二十岁生辰了吧。”

童洛锦生在桂花飘香的九月,是每年里最好的时节。

童洛锦不知道童夫人为何突然间提起此事,但还是应了一声是。

童夫人与童老爷对视一眼,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还是童洛锦看不下去,道:“您尽管直说。”

于是童夫人便直说了:“我朝风气较前朝不同,先帝开明,陛下恩典,不以婚嫁入国法,因着这几年适逢婚龄却不行婚嫁之人越来越多。”

而童洛锦就是其中一天,按照虞朝惯俗,女子十七,男子二十便是最晚的婚嫁年纪,谁知前些年出了为备受恩宠的长公主,二十五岁亦不肯委身下嫁,反而恣意横行,在京城一时成为风尚,被贵族女子争相效仿,甚至惹得皇帝都为她开先河,允许虞朝上下放开婚嫁年龄,此事让全国不少妙龄男子女子纷纷趋从。

但是当爹娘的,却实在不敢苟同。

童夫人道:“锦儿啊,娘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把你生下来了。”

“阿娘你这话说得实在是不合理,”童洛锦驳斥道,“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还遇见我爹了呢,我遇见谁了?”

童夫人噎住,一时无法反驳。

童老爷轻咳两声,委婉道:“锦儿啊,有件事情爹娘一直没有同你提过,不过现在你也大了,我们想着,也该告诉你了。”

童正年夫妇对视一眼,谁都不愿意开口。

童洛锦:她好像已经猜到是什么事了。

第二十六章 娃娃亲

童洛锦是订过一门娃娃亲的,在她刚出生的时候,这娃娃亲,是童夫人和她手帕交定下的。童夫人流落青楼之前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姑娘,有个绸缎庄的知心好友,后来洛家没落,童夫人卖艺求生,俩个人便断了联系,谁知道童夫人与童老爷成婚之后俩个人竟在温城重逢了。

那时俩个人都身怀六甲,便定下约定,若生下同性儿女,便让他二人义结金兰,若是生下异性儿女,便配个娃娃亲。

但是童夫人好友的丈夫步步高升,在孩子一周岁时便进了京城为官,俩家人也渐渐淡了往来。

说到底,这婚约也不过是口头戏言,两个孩子没交换过生辰贴,也没行过定亲礼,是算不得数的。不过童老爷夫妇心里一直念着这回事儿,怕对方找上门来,所以也不敢轻易给童洛锦许人家,微恐落个不信之名。

不过童洛锦也不好找人家就是了。

她的嫁妆是整个童家船行,是当家的大姑娘,去别人家当足不出户的少奶奶是万万不可能的,但是要找一个入赘的女婿,童老爷又挑剔得很,这个瞧不上,那个看不得。

就这么一拖再拖,竟把她拖到了二十岁还没出阁。

“急什么。大不了我在爹娘面前尽孝,陪爹娘一辈子呗。”

“谁要你陪,”童夫人心里高兴,嘴上却很嫌弃,“你在我面前只会惹我烦心。”

童老爷打断她们母女斗嘴,直白道:“锦儿,我们不是想逼你成亲,而是想告诉你——你许伯父要调职回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