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当刁民很多年/禁骑司日常(97)

唐瑛:“……”

说是徒弟,既没拜师礼也没改称呼。

姚娘说那样忒俗,她最讨厌那些捆绑的名目,比如父亲打儿子,师父打徒弟:“我就那么凑和一说,你就凑和一听,千万别当真。”

晚玉直笑:“姚姑姑每年都说收徒弟,说起来影部她手把手带出来的都算是她的徒弟,可也没见谁给她行过拜师礼,她也特别讨厌别人叫师父,说是平白老了一辈,跟别人爹娘似的,搞不好还得管东管西。”

唐瑛甜甜一笑:“能碰上姑姑这么豁达的人,叫不叫师父又有什么打紧?反正往后顶要紧是跟着姑姑学本事就好。”

第四十九章

嘉正十三年冬天, 初雪还未融尽,四皇子元鉴伤愈之后入刑部行走,正式踏进了朝堂政治的漩涡。

他初入刑部, 众官员观望者居多。

不同于别的皇子六部行走, 名为学习实则总带着皇子的骄矜, 难脱居高临下之态。但四皇子似乎对刑部每位微末官员都毫无轻慢之意, 虚心请教,多学多听少言,犹如初进刑部的新进小吏,很快便博得了不少官员的好感。

容嫔在宫里见到儿子, 抚摸着他额头的伤疤新长出来的粉色的肉,心疼万分, 不由双泪如珠:“母亲哪里用得着你去跟人争抢拼命?万一你出了意外,让母亲怎么活?”

他是她在深宫里的唯一指望与期盼。

她生性恬静,与世无争,若不是祖上获罪,也不必入宫做了浣衣奴,早与良人岁月静好, 儿女成行。

世事无常。

晋升嫔位之后, 紧跟着换了宫室, 连侍候的人也骤然多了数倍,也不知道南齐帝是因为元鉴在朝堂之上着实可怜,动了恻隐之心,还是想起了容嫔年轻时候的美貌, 还来容嫔处坐过两回。

头一回坐了半个时辰,喝了容嫔亲手泡的一壶花茶,还吃了她亲手做的点心,他那被御膳厨房极尽讨好的舌头竟然觉得意犹未尽,眼前的女子眉目楚楚,虽无二八佳人的鲜妍明媚,却如恬淡静雅的山水画,令人不觉间驻足。

后一回留的更久,还尝到了容嫔亲手做的一桌菜,而且南齐帝颇为丢人的没敢告诉侍候的内宦,他不小心……吃撑了。

吃饭的时候,容嫔既不曾替他挟菜也不曾追问他吃的合口与否,而是沉默的扒自己的饭,让南齐皇帝生出“小妾如同饭搭子”的错觉,他既没有费心思考政事,亦没有歌舞美酒佐餐,只是专注进食,连旁边侍候的王振都惊呆了——这可大大超出了陛下往日的食量。

到了晚间掌灯阅奏折,王振见南齐皇帝坐卧不宁,默默端上一杯消食茶,主仆尴尬的互视了一眼,仿佛有了心照不宣的秘密。

南齐皇帝:“……”

王振:“……”

不过一月未见,元鉴好像脱去了幼稚的一层皮,像模像样的披起了不甚成熟的成年人的壳子,就连安慰都透着成熟稳重的调子:“母亲别哭,都会好起来的。”

容嫔哭的更厉害了。

他从小每遭受不公,容嫔必教导他忍。

打碎牙齿和血吞,除了死忍,别无他途。

然而张二哥让他学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却也与容嫔从小到大的教导相悖,他再也不是六七岁的小儿,挨打之后红着眼眶质问母亲:“你为什么不跟她们吵?”

那时候容嫔就抚摸着他的脑袋默默流泪。

今时不同往日,做母亲的晋位之后原本有一腔经验想要交付给儿子,却因为自己新搬了宫室,不但要熟悉新赐的宫人,又接连两次迎驾,还要应付宫中因她地位有变而新生出来的人际关系,多年平静如水的生活被彻底打乱,容嫔满心烦乱之下竟然哭完给忘了,再也没揪着他教导“凡事忍让”的人生哲理,轻易便放了元鉴出宫。

元鉴早做好了要被母亲念足一个时辰的心理准备,结果却落了空,出宫之后还空出不少时间,满目茫然之下既不想应三皇子之邀去他府里喝酒,更不想回刑部看陈年案的卷宗,犹豫之下总算想起一个地方:“去晏月楼?”

小路子小心问:“殿下约了人?”总感觉殿下心情不是很好。

元鉴:“去看张二哥。”

张二哥有时候会半夜爬墙来他府里,距他养伤及入刑部,扳着指头数也就四五回,问及她平日忙些什么,她总是答的理直气壮:“忙着讨饭。”

元鉴每次都想说:二哥你别讨饭了,我养你吧。

但每次都被她视讨饭为毕生职业的神圣模样给吓到了,总觉得这个提议有点小瞧了张二哥。

张二哥给他的感觉可是每时每刻都生龙活虎,走到哪都能混的如鱼得水的人。

四皇子的马车到了晏月楼旁边的巷子里,没意外撞上十几个人正围着一个人打斗,彼时天色已暗,临街的店铺都挑起了灯笼,借着巷口的一点灯光,他看到利器闪着寒光,当时就惊的手足俱凉。

蓝艾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