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漫天炮火(228)

作者:苏麻麻 阅读记录

他自己导演的那部,尽管因为中途阻碍太多,多少影响了一点,但业界认可度不低,媒体用“难得一见的高级审美”来评价,甚至有影评人说比起当演员,他也许更适合当个导演,只是年轻了点,假以时日,值得让人期待。

上映后,章立秋在中心的各大融媒体端同步发布了一篇大型专题策划。从这部电影的前世今生讲起,讲这个电影的本子原本是在第四代某位大导演的手上,这位导演对曼琳有着十分微妙的情愫,然而曼琳刚出道的时候他已经年届六旬,两人之间很有一些“君生我已老”的意思。大导演是一直没真正追过她,但在各种场合都在夸赞她的美和天赋。这个电影本子是导演自己买下来的,为了等曼琳的档期一直没有拍,而可惜的是,曼琳后来突然宣布息影。

大导演后来再没在公开场合提过曼琳,但掩饰不住每每被问到最欣赏的女演员时眼里流露出来的遗憾。此后多年,导演年纪大了,这个电影也一直没有拍,像一个纪念品一般留在手上。

如果不是霍临晞的身份,这个电影本子大概他会永远留着。

报道十分详尽,有采访史料,甚至有当年大导演和曼琳在片场交谈的很多旧照片。

这一篇有些猎奇性质的专题倒是激发了上一代人的怀旧情怀,在各平台以及转载的自媒体是都影响力挺大,原本霍临晞的粉丝群体是年轻女性,但这篇报道把很多中年男人也吸引到了影院。票房在后半段档期突然发力,持续走高。

这是章立秋这么多年积累才会引发的连锁效应,吕文维说要请她吃饭感谢她,章立秋说,“我又不是为了你男人,我是为了工作。”

吕文维和她,感情尽在不言中,发了个“多谢了”不再多说。

一个月后,霍临晞收获了一份国内电影节的“最佳新导演”奖项,获奖的致辞里,他除了再次感谢母亲,又加了一句,是对这次没到场的吕文维说的,“感谢我的女友,没有她,也没有站在台上的我。”

这话很奇怪,因为吕文维不是圈里人,和电影届也没有交集,但他在她不在场的时候这样说,媒体和粉丝们猜测,他是不是要结婚了?

再过半个月,霍临晞收到了一个国外电影节的邀约,原本他因为档期排不开,想推掉,但一看,举办地正在A国首都,是上次和吕文维小住了十来天的地方,有很多他想起来依然不自觉微笑的回忆。

于是,把那日期发给吕文维看,问她有没有时间。

吕文维十分干脆利落地说,“你想我去的话,我就腾时间。”

霍临晞和她同居后,对吕文维有了新认识,她做什么都是雷厉风行,大概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说五分钟之内出门就五分钟之内,不会超过一秒。和她沟通什么,效率奇高,定下来也不会来回反复。她衣服极少,两个大箱子搞定,一个是日常的,一个是随时准备出差的。原本的衣服几乎都是T恤、卫衣,都有一两件出镜的西服,调回国升职后,才多给自己置办了几套套装。化妆品更少,和他所见过的女演员的化妆包相比,是贫下中农和大地主的区别。

但在见惯了各式妆容的霍临晞眼里,她时刻都美,不论是早上起来,散着头发还没洗漱的样子,还是晚上在台灯下赶稿子,遇到写不下去的地方皱眉挠头的样子。但美还不是他最爱的,他更爱的,是她的气场。不论是穿着睡衣在家里走来走去,还是换上西装去上班,那说不出来的,经历和勇气淬炼的气场,很令他着迷。

原本同居之后总会有个频繁吵架的磨合期,但他们没有。霍临晞甚至觉得,吕文维是在很多他没留意的时候做了功课,和她怎么相处都舒服。当然,如果她能稍微小心眼一点,偶尔能吃点醋就更好了。

霍临晞想得发笑,给她回复,“想。”

吕文维:“好。安排。”

霍临晞对着简单的三个字扶额笑,觉得自己这辈子是被她吃死了。

去A国首都时,是深秋了,比上次来的时候冷了点,他们在电影节开幕的前一天到达,霍临晞带着她,请上次合作的后期团队吃了一餐饭。原本该是霍临晞为主角的饭局上,吕文维却是陪聊得口干舌燥的那个。新总统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改变对外政策,否定了S战,一干人等知道她是亲自在战地上见过实情的,问题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竟然还有问她怎么能去那做志愿者的……

这帮人搞技术的,都挺单纯,把真正的大老板霍临晞撇在一边,和吕文维聊得不亦乐乎。霍临晞在一旁看着,倒是毫不介意自己的女朋友是整个餐厅的视觉中心。甚至,挺开心的。

上一篇:炮灰男配修炼手册 下一篇:世子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