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再做妾(97)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这话惹恼了柳黄,用力拍打莺歌胳膊,两个大丫头扯头发掐指甲,胡乱撕扯起来。厨房门一开,小茉莉跑着进来,拎起灶上的水壶:“快起开,二爷姨娘进房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水呢!”

七天之后,鞭炮声响,喜气洋洋,六十四台嫁妆从苏府抬出来,绕了北京城半个圈,苏家三小姐嫁进了伯爵府。

第52章

孔连捷再娶当天, 娴姐儿没有睡好。

第二天起床黑着两个眼圈,双玉唬了一跳,煮了鸡蛋给她敷, 双满把挂在架子上的衣裳拿过来。

娴姐儿喝了两口银耳汤, 才坐到菱花铜镜前, 双玉把一条杏黄色大棉帕细细掩在领口,擅长梳头的丫鬟双堂已经捧着梳篦、桂花水站在身后。

“梳个双环髻吧。”娴姐儿面无表情地说。

很快, 双堂挽好发髻, 把一副镶着拇指大珍珠的纯银头面插戴齐全,捧着一面巴掌大的芭蕉扇型铜镜请娴姐儿看。

娴姐儿扫了一眼,站起身,在两个丫鬟的伺候下穿上月白色右衽夹袄,象牙白绣梅花马面裙, 鞋尖缀着两枚拇指大的珍珠。

双玉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一枚巴掌大、洁白无瑕的和田玉喜鹊登枝玉佩--马丽娘的陪嫁--挂在娴姐儿腰间丝绦,用手打理长长的月白色流苏。

时间差不多, 双满到外面等,很快掀开帘子, 昭哥儿在徐妈妈和素心的簇拥下奔进来。

“姐姐!”他高了半个头,话语有和年龄不相符的忧郁。

去年年初马丽娘去世,昭哥儿半懂半不懂, 被身边人的悲戚吓到了, 又也找不到母亲, 哭的惊天动地, 谁也哄不住。孔老太太不放心, 把昭哥儿接到身边, 娴姐儿跟着过去, 姐弟俩在孔老太太的碧纱橱住了大半年,才慢慢好了。

到了年底,孔连捷婚事订的七七八八,把一儿一女接回长春院,过了个年。

娴姐儿拉一拉弟弟月白色的褂子,问道“睡得可好?”

昭哥儿点点头,小大人似的反问“姐姐歇的可好?近来倒春寒,莫要着凉了。”

她笑着答应,把昭哥儿发髻中的明珠正一正。

另一边,炕桌摆满热气腾腾的食物,昭哥儿的肉末鸡蛋羹和小笼包,娴姐儿的燕窝粥和桂花糕,四色酱菜,还有一碗豆腐脑。

两人默默吃完,娴姐儿检查弟弟衣襟没有食物,才用温水漱口,含了两枚蜜饯,拉着弟弟的手步出远门。

前方两个小丫头守在门口,见到一行人立刻扭头跑远,不多时,孙姨娘马姨娘带着慧姐儿旭哥儿快步走出。

娴姐儿的目光从庶弟庶妹身上的月白装束挪到两位姨娘的靛蓝、墨绿衣裳,满意地点点头,率先走向长春院大门。

赵氏手下的翠香带着三辆小油车等在外头,给娴姐儿福了福,扶着姐弟俩钻入车厢,两位姨娘也带着儿女各自上车。

车轮辘辘转动,停下来的时候,到了伯爵府正房花厅,娴姐儿一下车,就听到了欢声笑语。

孔家的人已经到齐了,就连外地的亲戚,老家的旁支也来了人,熙熙攘攘数十人,分男女各坐东西。

赵氏今天容光焕发地,穿着真红色刻丝通袖袄,大概为了避新娘子的风头,带了一副镶祖母绿的头面,站在中间陪几位老太太说话,眼角见到娴姐儿一行,笑道:“来了。”亲自上前,把娴姐儿姐弟四个带到祖父母身边,两位姨娘守在屋外。

时隔数月,娴姐儿又见到了苏小姐,应该说继母了:姑娘家的双环髻换成妇人的牡丹髻,龙眼大的红宝石赤金头面,胸前戴一枚赤金璎珞八宝项圈,正红色凤穿牡丹洒金礼服,整个人犹如一团火焰。

旁边孔连捷满面春风地,也是一身大红团花洒金礼服,腰间一条宝蓝色腰带,挂着两个荷包和一个蝙蝠玉佩,和苏氏并肩而立犹如一对璧人。

娴姐儿垂下目光。

赵氏是宗妇,见人齐了,说两句场面上的话,待厅堂安静下来,就带着两位新人到厅堂正中,老伯爵夫妻一左一右端坐在太师椅中。

小丫鬟送来蒲团,孔连捷带着苏氏双双跪倒,磕头,老伯爷拈须微笑,递来一个薄薄的红包,显然是银票,孔老妇人说了些“好好过日子,有什么事,只管告诉我,告诉你嫂嫂”的话,递了一个红漆匣子,大概装着首饰,苏氏恭恭敬敬接过,没有打开,递给身后的丫鬟。

之后是兄长,孔连骁打趣弟弟几句,送的也是银票,赵氏也送了一个装首饰的匣子,看了看苏氏作为回礼的针线,笑嘻嘻拉着苏氏的手,“弟妹一看就是个能干的,马上便是端午节,若是不累,便来办我的忙。”

苏氏忙说:“嫂嫂有事,直接吩咐就行,什么帮不帮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