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被穿越了(148)

作者:午时茶 阅读记录

倘若她能生下一个皇子,也不至于让晋望舒冒这么风险去女扮男装。

皇帝见皇后言辞恳切,不像是在说谎,况且阿齐现在确实也养在了皇后的名下,若是将太子之位易给他,倒也说得过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皇帝忽然醒悟过来,问晋望舒:“你是不是早就不想做太子了?”

晋望舒掐着指甲盖说:“儿臣资质愚钝,做太子太累了……”

皇帝叹了口气:“如此,朕心里有数了。”

原本皇帝还以为她想趁自己生病的时候夺权,才会如此打压魏太师,现在看来,原来太子早就不愿意做储君了。

既然不想做储君,想来也并非故意打压魏太师和刘贵人。

皇帝想了想,算了,他还是继续安心养病吧。

魏太师自大理寺回来之后,也知晓太子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他虽短暂逃过一劫,但是大理寺若继续深查下去,定然还会发现问题。

魏太师不想坐以待毙,一直寻求机会想亲自见皇帝一面。

奈何宫里有消息传来,刘贵人拼命想去见陛下,反而被太子治罪,关了起来,至今都没有放出来。如今整个皇宫都被太子掌控了,他也根本无法进宫。

陛下这病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魏太师怕太子会赶在陛下痊愈之前将自己灭掉,于是干脆提出辞去官职,告老还乡。

辞官的奏折提交上去,却被太子打了回来。

“眼下丕国战事吃紧,魏太师赶在这个时候告老还乡,是不想与咱们晋国共同面对困难吗?”

这番话一出,魏太师也只好打消了辞官的念头。

丕国的军队十分凶悍,从发起进攻到现在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连续攻下了三座城池,连派去增援的两万大军都没有阻止他们进攻的步伐。

从未经历过如此阵势的晋望舒觉得恐慌。

魏太师此时却站出来道:“太子殿下,当初臣在御书房与陛下商议时曾经说过,如今丕国国力强大,但好在人口稀少,定然凑不齐十万大军。咱们晋国大可以派二十万大军前去,定能碾压丕国。”

萧丞相不同意:“倘若这二十万大军派出去,京城可就被掏空了。”

“眼下丕国战事要紧,若是不能抵挡丕国的进攻,留这二十万大军在京城又有何用?”

“我并非说要把这二十万大军全部留在京城,我的意思是说要留一部分军队在京城,以备不时之需!”

晋望舒虽说同意萧丞相的意见,但是朝中有一半的人是站在魏太师那边的,其余则是站在萧丞相那边,两边都据理力争,让晋望舒一时做不了决策,只得说回去同陛下商议之后再做决策。

皇帝听说晋国一连失了三座城池,也有些慌:“不若就按照魏太师的提议,派二十万大军前去吧。”

“二十万大军着实有些多了,况且派谁带兵去呢?”先前那两万大军是大将军带去的,如今朝中虽然还有几个武官,但论谋略都比不上大将军。

况且连大将军都没能阻挡丕国军队的攻势,谁还敢接这个重担呢?

晋望舒和皇帝都犯了愁。

其实愿意带兵前去的也有几个大臣,只是晋望舒和皇帝思来想去都觉得不合适。沈沐攸也提出过可以带兵前去,但是一来他没有带兵经验,二来他还只是兵部侍郎,上面还有一个兵部尚书,论资历他也不能去。

晋望舒不知道,当天晚上,魏太师行了险招,派人潜进皇帝的寝宫,同皇帝递上了魏太师的亲笔书信。

在信中,魏太师先是向皇帝诉苦,倾诉这些日子以来他受到的怀疑与不公,而后便请愿,表示自己愿意带二十万大军前去,不胜不回。

待到第二日,皇帝便亲自下了圣旨,将兵符交给魏太师,让魏太师带二十万大军前去抵抗丕国。

晋望舒得知这件事时,气得连蹦带跳。

“父皇,你同意派二十万大军去也就罢了,你怎么能让魏太师带兵?他一个文官,年纪又一大把了,你派他去打仗,是生怕咱们晋国不会灭亡吗?”

“朕派魏太师前去,自然是晓得他有军事谋划的能力才派他去的。”皇帝心中本就偏颇魏太师一些,如今晋国连连败退,失去了三座城池,他这也是心里着急了。

况且论行军打仗之事,魏太师也是十分懂的,所以皇帝才会同意魏太师的提议。“朕心意已决,且圣旨已经下了,你就不要多说了。”

“不说就不说,再也不想跟你说话了!”晋望舒被他气走了。

魏太师那边正在整理军队,晋望舒找来左右两位丞相以及兵部尚书和沈沐攸前来商议,虽然皇帝的圣旨不能违背,但是他们还是力劝太子,尽量留些士兵在京城,万一魏太师没能打过丕国的军队,丕国军队攻到京城附近,京城这边也好有军队可以调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