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厂区生活+番外(165)

作者:南瓜夹心 阅读记录

“合身吗?”孙妈妈问。

“挺好的。”这是三个孩子共同的回答,孙骈回答的时候还用手摸了摸毛衣的领子,她很怕这高领的毛衣会扎脖子。

“别摸了,你高姨织的时候已经想到了,给你织领子的毛线是软线,不扎人,而且那个领子可以单独拆下来,洗gān净了在缝上去,很方便。”

喔,这个时候就有这种拼接技术了?真先进呀。

眼看着孩子们都试过了,孙妈妈又把给丈夫做的那件中山装性质的外套给丈夫取了出来。

“快,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

孙爸爸闻言也没客气,直接就接过来穿上,绀青色的中山装一上身,就显得孙爸爸的身形特别挺拔。

“我爸很适合这个颜色,就是这条裤子不太搭配,当初要是买一身就好了,可惜布票不够用。”孙骈看了父亲的着装效果后如此说道。

孙妈妈闻言无奈的扫了她一眼回道:“能攒下这些就不错了,当咱是啥大户人家?你爸有深蓝色的裤子,配着穿就行。”

“好了,既然都合身,那就先脱下来,过年的时候再穿,别给弄脏了,都回屋去换衣服准备吃饭。”孙妈妈说道。

“妈。你自己不试试?”孙骈问道。

“我在裁缝店那边试过了,挺合适的,快点去换衣服,妈在外面跑了一上午都饿了。”

田淑丽念着其他人去换衣服,她自己把东西收拾好之后又开始往桌子上拿碗筷,一副停不下来的样子。

午饭结束后,孙妈妈又开始急着发面准备蒸馒头,这也是东北年前必须要做的事情,蒸好的馒头和年肉年jī一样,装好了之后往外窗台上一方,一晚过去准冻得瓷瓷实实的。

不仅是孙家,厂区里其它的人家也多是这么做的。

而且这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时间都特别的珍贵,走在路上的行人都急匆匆的,就是为了早一些回家。

就在这种忙忙碌碌的气氛当中,年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东北的村子,到了冬季基本上就不用冰箱了,因为厨房和室外的温度比冰箱低多了,完全可以当成冰柜使用。所以你如果是冬季到了这边,除了冰雪之外,还能在老房子或者筒子楼背yīn的那一面,看到好多人家挂在窗台或者是墙外面的冻货,一般可以从年底一直挂到过了正月十五。

第72章

其实孙家的这个年,过的是另外一种团圆。

电厂和医院不比别的单位,就算是过年,每个岗位上也都要留下值班的工作人员,以保证厂子的平稳运行和有能力应对突发状况。

孙爸爸和孙妈妈,都是那种责任心很重的人,孙妈不用说,今年除夕夜轮班的正好就是她,而孙爸爸爱惜科室里面的同事,于是就把除夕夜的值班岗位安排给了自己,让其他人回家团聚。

大年夜科长和护士长主动值夜班,这种工作态度,也难怪他们能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同和肯定。

就这样孙家的这顿团圆饭就从晚上改成了中午,而今年的除夕夜,孙家三兄妹注定只能自己在家过了。

中午听着收音机里面播放的喜庆音乐,孙家的客厅里也是喜气洋洋。

孙妈妈忙着和面拌饺子馅,孙爸爸则带着孩子们,给家中贴对联和窗花。

那个对联是孙骈自己找红纸写的,她的毛笔字虽然不出色,但也勉qiáng能看,反正写的自家的对联,也没人会嫌弃。

窗花是田老太太这几日得闲的时候剪好了送过来的,和窗花一起被送过来的,还有两个书包,一个赭红色,一个灰色,都是用孙骈送过去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做出来的。

两个书包做的都很漂亮,孙骈和孙骥都很喜欢,至于她哥哥,姥姥用格子碎布给他做了一顶特别时髦的鸭舌帽,乐的她哥傻笑了一整天。

很快对联和窗花都被贴好,孙妈妈的面和饺子馅也都和完,她把擀面杖找出来说道:“都去洗洗手,过来帮我包饺子。”

孙家的人都会包饺子,包括年纪最小的孙骥,可是会擀饺子皮的却只有孙爸和孙妈,孙骈曾经尝试学过,可惜她总是gān不好,在圆的面剂子,都能让她几下擀成多边形。

孙妈妈教了几次之后对女儿擀面皮这活也再不报任何的希望,只是在心中暗自祈求,未来女婿能是个心灵手巧的。

孙家夫妇在面板上通力合作,一个又一个的面剂子被他们摁扁在擀成饺子皮,然后丢在面板上,之后被某一个孩子给取走,包成饺子。

孙家三兄妹包的饺子各有各的特点,基本上只要一看包出来饺子的外观和形状,就能够确定这个饺子是谁包的。

孙骥gān活眼快手快,他包饺子基本上就是拿皮,送馅,两边对好双手用力合上一捏,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所以他包的饺子折边都很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