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厂区生活+番外(183)

作者:南瓜夹心 阅读记录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初看的话是不是觉得80年代高考的录取率还行?最起码能够有三分到四分之一的考生可以考得上大学?但是细看才发现,是有预考制度的,有将近六成的高三学生,是连踏入高考考场的资格都没有的,难怪那个时候大学生金贵。

第80章

高考结束之后,没几天燕城这边就又进行了中考,不过这就和孙骈他们没啥关系,因为县高中不是考场,他们不放假照常上课。

与之前的校园比起来,没了高三学生的操场上空旷了许多,在考生们等待高考和中考成绩的时候,孙骈他们也开始了高一学期最后的一起期末联考。

期末联考结束的第二天,高考的成绩和录取分数线就公布了,让田家欢欣鼓舞的是,田永贵的分数过了专科线八分,按照今年的情况,不出意外他是一定会被录取的。

整个田家村的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十分的高兴,因为这是高考政策恢复后,他们村子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据说田姥爷现在天天往孙子的学校跑,就是等着拿录取通知书,说是拿到之后一定要在村里摆流水席,请所有人吃升学宴。

不久之后高中期末联考的成绩也出来了,他们班级的石浩同学位置没变,依旧是探花,候班长的总成绩有所进步,但是总排名却是后退了一位,不过还是在全市前二十名。

孙骈的英语和历史依旧出色,其它科目和之前相比多多少少有个一两分的分差,这很正常唯有政治这一门,她与上个学期相比直接提升了十分,也就让她的总排名从九十六直接变成了八十九。

教室内程老师看着坐在底下的同学,可惜却又欣慰的说道:“暑假过后你们就要升学念高二,上了高二所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文理分班,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个假期中好好的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一下,想想自己擅长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问题我希望在假期结束后能有一个你们能有明确的答案。”

本来迎来假期很高兴的同学们,听到程老师的话后都很愕然,随即有些人不知所措,有些人却是默默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人。

高一二班的班风一项都非常好,同学一年大家在这个集体内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起为班级的荣誉努力,如今却要面临分离,待到九月在开学,有好多的同学就要被分到别的班级去了。

“你们怎么都安静了?一副天要塌下来的表情?不过是重新分班而已,你们还在同一所学校,同一排教室,我依然有很大的可能会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想要见面不过是多走几步路而已。所以打起jīng神来,为了你们自己更加美好的明天。”

程老师的话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安慰,大家相互之间看了几眼,都笑了。

放学的路上,付晓燕和孙骈并排走着,快要出校门的时候她突然问道:“孙骈,你想好学文还是学理了吗?”

“当然是学文,反正政治是肯定避不开的科目,学文的话我的优势还能大一些。”从历史考试成绩来看,孙骈的确是文科的成绩更加优秀。

“我也是学文,理科太难了,我的物理和化学都是勉qiáng及格的。”和孙骈比起来,付晓燕更加的偏科,她的理科成绩已经不只是不出色,而扯后腿了。

“太好了,这样我们就有能在同一个班级念书,说不定还能继续做同桌。”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做同桌的感觉真的很好,孙骈一点都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同桌是个不好相处的家伙。

本以为付晓燕会和她一样的高兴,谁知道她闻言却是有些落寞的说道:“我也希望是那样,可是我姑姑说,高二重新分班的时候,文科和理科都会有一个尖子班。你文科成绩好,到时候肯定能近快班,我的成绩就不一定了。”

这年月高中里面有重点班一点都不奇怪,尤其是县高这种排不上第一,却也还算有实力的学校,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肯定会集中资源向着更有机会考上大学的学生们倾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