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夫人荣宠记+番外(156)

众臣摒着气,就等着他说结果。他不急不慢地从袖中抽出一个封了火漆的信封,呈上去。

“陛下,证据在此,证人在宫外候着。”

赵国舅心里一惊,敬国公说证据证人,莫不是事情有了变化?他眼巴巴地看着太监把信托到陛下的面前,陛下的眼刚好看过来,看得他连忙低下头去。

谁也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只知道看完信后,陛下的脸阴沉得吓人。

赵国舅心头暗道不好,额边冒着冷汗。

“好,很好!朕竟然不知赵家在背后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把那几个人带上来!”

很快,宫中的侍卫把秘密候在宫外的两个证人带进大殿。赵国舅偷看过去,吓了一大跳,怎么会有他们赵家的一个老仆。

那老仆是侍候父亲的,已在他们赵家呆了近四十年。

陛下首先问的就是那个老仆,老仆伏跪在地上,将赵太傅当年如何与安亲王碰头私谋,穿什么衣服,说过什么话,时辰地点说得一清二楚。且提到赵太傅当年寻访高人,求得一味好药。

那药在先帝驾崩前两个月送进宫中,由何人经手,再如何交到当时的皇后手中,说得明明白白。

皇帝派太监去寻老仆口中的人,皆能对应上。

另一个人则是原来安亲王府的,是安亲王世子的乳母。

她的男人原是安亲王的随从,王府出事后,他的男人随主子赴死。而她则被卖到外地,身上藏着一张字据,封在信封中。

赵太傅为人狡诈,且十分小心。他与安亲王密谋,从不书信往来。

但安亲王亦是防着他的,于是在最后动手时,两人为了相互制衡,也为了将来事成之后能平分功劳,才立了字据。

赵太傅保存的是安亲王的那一份,而安亲王,保存的是赵太傅的那一份。

安亲王行事前,已有准备。

他派了一个善于仿字迹誊抄的人,重新弄了一份假的。安亲王事败后,王府被抄家。赵太傅安插在抄家侍卫中的人最先找到那字据,交给赵太傅。

赵太傅扫了一眼,见是自己写的,便用火烧了,连同自己保存的那一份。

真相大白,满朝哗然。

赵国舅跌倒在地上,双目呆滞。

他们赵家是真的完了!

第73章

赵家与安亲王合谋一事,证据确凿,并没有转圜的余地。

可赵家是赵太后和赵皇后的母家,碍于这层关系,陛下仅下旨抄家,赵家众人贬为庶民,赵太傅赐死。

赵太傅接到圣旨后,大笑三声,转身进了书房。

直到天黑,人都没有出来。

侍卫们围着赵府,迟迟不敢动手。所有人都心存顾忌,顾忌宫中的太后皇后,甚至是陛下,陛下可是赵家的亲外孙。

天慢慢黑下来,赵太傅的书房死一样的沉寂。不见人进,不见人出。

侍卫统领想着,赵太傅应该伏罪了,便让人前去开门。赵家人没人拦着,奉旨行事,别人已给足赵家的面子。

赵家还算自觉,不等搜屋抄产。赵夫人命下人把东西整理出来,一箱一箱地摆在院子里。

东西之多,令人咂舌。

那开门去看的人很快出来,脸色大变,凑进统领的耳朵低语几句。统领的脸色跟着变色,几近铁青。

他呼了几个人,一齐进到书房。

连小柜子都查找过,根本没有赵太傅的身影。统领冷汗直流,心道不好。抗旨不遵,分明是反心不死。

他忙派人回宫禀报,皇帝一听,当下就踢翻凳子。

“找,给朕把赵家翻过来,也要把人找出来!”

赵太后就在旁边,闻言心惊胆战。赵家之罪,已无可逃。父亲此举是为什么,难不成真的要让赵家所有人都跟着陪葬?

“陛下……”

皇帝的眼风扫过去,腥红一片。

他真是太过仁慈,赵家连父皇都敢害,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赵太后心突突地跳着,眼皮也跟着跳起来。她知道事情已经糟得不能再糟,偏生这个时候,赵皇后抱着大皇子跪在殿外求情。

“陛下,臣妾的祖父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一定是小人诬陷,图谋不轨。陛下……您可得为臣妾做主啊……”

赵皇后不知道赵太傅逃脱的事情,她一心想着赵家不能出事。一旦坐实罪名,那她这个皇后地位不保。

“滚!”

殿内传来皇帝的怒吼,吓得赵皇后怀中的大皇子大哭起来。

哭声惹得人更加心烦意躁,陛下的脸沉如水,眼底全是怒火。火光冲天,赤目腥红。若不是自己是赵家的外孙,现在就不用如此纠结。

一早就下旨灭赵家满门!

赵太后忙朝门口的嬷嬷使眼色,那嬷嬷前去扶赵皇后,轻声道:“皇后娘娘,太后不会坐视不管的。您且回去吧,大皇子哭得厉害。娘娘,大皇子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皇叔是我老公 下一篇:七零结婚记

漫步长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