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旧事(172)

作者:舞彤 阅读记录

赤色长鞭被顿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北堂曜深吸了一口气:“那小王爷继续喝茶,本王进宫一趟。”

惊鲵剑猛地横在他身前,正拍在他胸口的剑伤上!北堂曜一声闷哼:“呃!”

太狠了这个大舅子!

“奉劝王爷,凤阳殿中以后少去。”

最好是别去。

“小王爷怎么两面三刀的,本王已将该说的都说了,你倒好,言而无信?”他耐心消磨得所剩无几,卫瑜鹔的惊鲵剑出鞘半分:“你没得选择。”

关于武学,一如北堂曜加南宫孝宽两人都只能和鼎盛时期的北堂昭打成平手,而卫瑜鹔则轻轻松松就撂了他一锤子,结果显而易见。

让大舅子狠狠拍了伤处后,北堂曜捂着又开裂的伤口气呼呼上了回京的马车。

真够狠的!

惊鲵剑被搁在石桌上,它看着有些年头了,并不十分华丽的剑鞘上只一条大鲵盘亘在上,剑把是鲵鱼头的样式,微微抽出半分,借着月光可以看见剑身上刻着传说中象征西方的神鸟鹔鹴。

夜风拂过,吹起卫瑜鹔身上的赤褐色袍衫,他行伍出身,成日与甲胄为伍,脱下一身轻甲着一身常服倒是一时有些不适应,月色如水,洒在他身上,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许久,才得一声喟叹。

“备马,进宫。”

*

元启帝都快歇下了,李有福递来消息说忠武将军求见,夜半而至就是有急事,他挥挥手让人进来。

“有事?”

卫瑜鹔撩袍跪下:“臣得了荣王的消息,特来禀报。”

元启帝面色一沉:“逆子何在?”

“臣要说的就是这个......秋山的刺客,或许不是青州派来的。”

元启帝一愣:“你说什么?”

“臣查过刺客的身份,虽说身上的牌子确实是青州的,可人却不是。”说着递上来那方刻着图腾的身份铭记,又掏出一张白绢,上面因着另一个奇怪的图腾:“这是那两个刺客身上的刺青纹案。”

身份铭记上刻着的是一只扭化的雄鹰,雄鹰是荣王私印的样式,所以皇帝才会一眼就看出来和卫瑜鹰有关,而那白绢上的纹案却明显不同,扭化得都快看不出来那是一条生着翅膀的长虫,同一个门客是不会带两种象征的,有背主之嫌,除非,假冒。

白绢被摊开在地,上头的图案明晃晃搁在眼前,元启帝看着,脸色被殿里明明灭灭的烛火映得神色不明。

“而且......那两个杀手,是塔南的人。”

塔南的人,纹着鸣蛇图案,带着苍鹰牌子,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楼烦?”元启帝冷哼:“弹丸之地,蝼蚁敢与象争?”

良久,老皇帝又开口:“此事,还有谁知?”

卫瑜鹔俯身:“只有臣知晓。”

“你替朕去办件事。”元启帝稳了稳身子,长出了一口气,目光放在寝殿雕龙刻凤的横梁上:“去年马无惧检举淮阴侯私囤家兵,去查清楚。”

能得御史检举就不会是空穴来风,淮阴侯是皇后周氏的娘家,马无惧则是淑妃的母家,一整年都未去做的事,现在忽然提起来,皇帝的意思就是要打压太子,扶持十皇子了。

“陛下......”卫瑜鹔有些犹豫。元启帝淡淡地说:“若他懂,太子自然还是他坐,若是还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朕的儿子虽少,也不差他一个。”

“只怕会引得朝堂动荡。”

“那就让朕看看,朕的儿子,究竟翅膀硬成什么样了。”元启帝的指头敲在龙椅上:“若是没点本事,即使坐上这把椅子也会被掀翻下来。”

“朝堂上那些个老狐狸,个个儿以为猜朕的心思猜得很准,押宝也押得很及时,可是不到最后登基那一日,谁都不知道哪个才是最后的胜者。”元启帝意有所指,他坐皇位二十年,看了朝堂上下太多浮浮沉沉,最后把目光放在卫瑜鹔身上:“瑜鹔,你说是不是?”

卫瑜鹔垂首:“陛下英明。”

“让你的父王别躲着炼丹了,手下的兵马操练起来,楼烦那小小弹丸之地虽说贫瘠,但我南朝卫氏从不嫌国土太辽阔。”

齐王不问世事多年,一直躲在不知道哪个深山老林的道观里修仙炼丹,齐王府中卫瑜鹔当家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多年来也从不提让齐王回朝,特意这么一提,卫瑜鹔心下一惊,拱手称是:“是,臣马上去办。”

夜色太深了,卫瑜鹔叩拜告退,元启帝轻轻颔首让他退下,寝殿的门被掩上,空荡荡的大殿又剩下他一人。他很老了,近年做什么都觉得力不从心,李有福等人在外头守着夜,春日将尽,眼看着夏天要来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若不是日日看的奏折上都书写着年号,乏味的生活令他都快忘记了斗转星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