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珍宝(22)

作者:海榛 阅读记录

今天珍宝照例在牛棚跟关爷爷学完历史回家,她最喜欢学历史这门学科了,因为关爷爷上课就像讲故事,讲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事娓娓道来,然后隔段时间再给她小测。

不过因为讲的故事太有吸引力,她不知不觉间也能记得个七八成。

珍宝刚到家门口就看到在又在抽烟杆子的许队长,说:“爷爷,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不进去屋里呆着呀。”

这时候虽然还没下雪,11月的北方虽然不至于烧炕,但屋外的寒风呼呼,还是很冷的。

许队长在门槛在敲了敲烟杆子,声音里带点沧桑:“爷爷在门外醒醒想点事,今个儿课上完了?”

“对呀,今天教的历史,爷爷你不是最爱听故事的吗,我们进屋暖暖我给你讲故事去。”说着就拉起许文华的身带他进屋。

是的,家里人差不多都知道珍宝会去牛棚上课,毕竟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第一年冬天就先被爸妈知道了,因为她那阵子看往外跑,大冬天的连炕都不爱呆,许建军怕她有事不说瞒着家里,偷偷跟踪了一回发现的。

一开始珍宝也想过告诉家里人,不过还没想好怎么说呢就被发现了。

幸好家里人对这件事没说什么反对的话,爷爷还支持她咧,还说肯定是珍宝聪明那些人才愿意教。

其实这几年下来村里人对贺爷爷他们都没那么排斥了,因为没有了‘教育’,加上都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犯,所以渐渐的也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有些人看不下去还会时不时偷偷接济他们点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活在对话里的男主( ˙-˙=????)

第12章 男主

去年冬天,牛棚里岁数最大的陈爷爷受了风寒,没几天就去了。走的时候还说:“老哥们,我先走一步了,没看到曙光,你们要坚持帮我看。”

贺爷爷他们几个听了这话都眼角泛红,说是这么说,但他们也怕这辈子没能等到黑暗过去。

那几天珍宝在牛棚里呆的时间最久,什么也不做陪陪他们也是好的。贺爷爷把陈爷爷的骨灰留在自己身边,说有朝一日有机会了能交给陈爷爷家人,不让他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

而今年冬天,向前大队又迎来了新一批的知青,这是第三批了。六八年的时候也来了一批新知青,那时候是12个人,加上最开始的有22个,按理来说知青舍是不够住的,不过有三个知青的家长托关系给他们弄回了城,还有个女知青嫁给了村里人,所以加上刚来的就只剩18个知青。

后来没办法,这18个人也只能挤一挤了。新知青刚来的时候还和老知青因为口粮的事发生了矛盾,本来是商量好都加入一起吃大锅饭的,后来新知青发现老知青占他们便宜,又闹了一波,直到许队长给他们重新砌了个灶台才作罢。

不过前一批的知青也都来了三年了,今年又来了一批知青下乡,许队长又要发愁让他们住哪了。

杨春花摆着饭,给许队长出了个主意:“我们祠堂也能遮风挡雨,还有祖宗给他们保佑。”

许队长苦恼的挠挠头:“这,社员们能同意吗?”

许建设说了句:“爹,这事儿不能我们说了算,你要不让队里筹钱给新知青起个房子,要不让他们住祠堂,投票决定。”

许队长一拍大腿,夸大儿子:“我看成,出钱他们肯定不愿意,想不到你还能机灵了一回。”

许建设无语望房顶,他爹夸人怎么这么不中听呢。

吃完饭许队长就召集村里人开会决定新知青的住宿问题,果不其然,社员们一听要出钱给他们盖房子,纷纷同意让新知青住祠堂。

还别说,向前大队的祠堂建的比村里某些人的家还好,毕竟是老祖宗住的地方,也不会像知青舍那边一下暴雨就得重新俢房顶,只要加几张床,再在院里砌个灶台,稍微修缮一下就能住人了。

等许队长带人修整好祠堂,新知青也来到了向前大队。这一次下乡知青有九个人,五个男生四个女生。

其中一个剑眉星目,模样俊秀,身形挺拔,看起来十四五岁左右的知青正是贺爷爷的孙子贺嘉年。

因为气质温和长相俊朗,这一路上惹得几个女知青频频偷看他。

按道理讲贺嘉年今年才13岁,本来哪怕是下乡也是不够年龄的,不过他寄住的那家亲戚的儿子今年被选中这批下乡知青名单,贺嘉年就跟那个亲戚说自己可以代替他儿子下乡,前提是要到贺爷爷所在的向前大队。

贺嘉年是知道爸妈和爷爷被下放的地方的,只是前几年他年纪小不能来找他们,因此这会儿他也算是自愿下乡的。

而且那家亲戚一听贺嘉年这话哪有不答应的,生怕他反悔立马就把名字给换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