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18)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他那时以为官几十载,袭爵定国侯的大舅子还专门写信来叮嘱,他就算再愚,也发现了不对劲。

只是这时候想要抽身,却晚了。

徐继手里拿捏着他那么多把柄,他没法立刻抹平,怕自己拒绝,徐继恼羞成怒,托自己下水,进退维谷之际,只得一咬牙,打算拼一把。

当然,在大舅子暗示他圣上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他不敢动国库,而是偷偷将夫人的嫁妆变卖,给了徐继。

果然,当时事发突然,徐继并没有仔细查探这笔钱的来路,后来圣上平定叛乱,徐继自身难保,一心把自己从叛乱的浑水里洗出来,他的这点小动作,也随着徐继消灭证据而永远隐藏在了暗处。

这几年,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圣上处处削弱丞相的权势,这次燕书承路过肃州,只怕是触动了徐继那根敏感的神经,这才发疯似的对燕书承下手。

想起肃州的秘密,辛峰愈发坚定自己的选择,当初威远大将军还在时,都只能血溅乾元门,现在只剩个徐继苟延残喘,又能怎样呢?

“这世道不太平,我们闭门不出反而是件好事,而且肃州的事,我给圣上提个醒,也算有功。”

又想起夫人那嫁妆,就这么没了,还背上了败家奢靡的这口黑锅,辛峰有些心虚,又温言软语地安慰了几句。

谁曾想,辛夫人却没有向往常那般,依偎在他怀里,而是神情古怪地看着他。

许久,轻声开口:“老爷为何觉得,这是提醒了圣上?又为何觉得,这是有功呢?”

私矿这件事,只有圣上知道辛峰是知内情的,辛峰这才是提醒,否则就是妖言惑众,诅咒圣上义弟。

那现在的问题是,圣上知道吗?

在圣上眼里,辛峰到底是诅咒自家义弟的糊涂鬼,还是早就得知丞相有私矿却不上报的乱臣贼子呢?

辛峰如坠冰窟,看着自家夫人,突然整个人都颤抖起来,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初五那日,议事厅早早挤满了人,大家自己带着凳子和火炉,几个围一堆地坐着,锅里热汤咕噜咕噜冒着泡,热气扑人一脸。

几个小孩满屋乱跑,尖叫着笑着闹着争一个毽子,几个弟兄推着小车把食物运来,在由其他人分下去,一桌一份,小孩能多拿一个糖包,在火上一烤,糖包里的糖化开,咬一口,就是满嘴香甜。

李郎中就孙子李瑶一个亲人,还未成亲,平日在家也是翻看医书,行医坐诊,听说寨子里要一起涮锅子,就提前一天过来了。

现在李郎中正背着手,挨个地每个锅子。

“江阿婆,你们几个一直有点气虚,这枸杞多加一点,哎不够,再加点!”

“王二,你少加些桂圆.....”

“嘿,胡临你个王八羔子,毽子掉爷爷锅里了!”

燕书承和张庭深到时,就是这么一番乱糟糟却充满烟火气的情形。

他今日穿了件鲜亮的葱色长袍,外面披着白狐狸毛的斗篷,更衬着地他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张庭深恍恍惚惚想起,燕书承才十八岁。

燕书承抬起眼看他,漆黑清透地眼睛带着点笑意和不解,似乎在疑惑他为什么一直看自己,张庭深觉得自己五脏六腑都被他的眼睛吸走,过了许久才转过神笑道:“突然想起,先生是什么时候的生辰?”

燕书承伸手解着斗篷,往屋里走:“腊月十六的。”

不就还有十天了!

张庭深脑子一懵,他要送些什么给先生当生辰礼呢?

眼神就不由自主地朝燕书承手里的扇子上瞄。

两人一进屋,就被江采几个小孩围住,叽叽喳喳兴奋不已,让两人看他们踢毽子。

张庭深听着只觉得头疼,一手一个,插秧苗似的一提,一放,就空出一条路来,拥着燕书承往里走。

王落阳在里面挥手:“大当家的,燕先生,往这边来!就等你俩了!”

看着就不到百米的距离,一路上却不少人拦着他们打招呼。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凑过来就朝他道谢。

“这几天麻烦先生教我家这不成器的写字,没让他成了文盲。”

燕书承来之前,整个寨子就王落阳一个读书人,平日登记人名、清点盘账、写字记账、分配粮食草马,还要每隔几天就去城里看看告示,忙碌地很,也没时间教小孩读书。

大家太过热情,燕书承还真有些承受不住,求助的眼神就只往张庭深身上飘。

张庭深瞧着乐呵,看了好一会热闹才帮燕书承解了围。

待二人撩衣摆坐下,王落阳已经往锅子里下了肉,埋怨道:“你们真是磨叽。”

燕书承笑着埋怨:“还不是大当家的,昨天得了一把银枪,爱不释手,今早还是摸了又摸,擦了又擦才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