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24)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张庭深笑:“你这话说的,我是你引荐的,旁人肯定把我和你当一伙,你又和皇帝是一伙,那不相当于我和皇帝是一伙?”

燕书承给了他一下,仗着天黑看不到翻了个白眼:“哪有这么简单。”

“等我加冠领差事,事情也就由不得我了,我自心中向着圣上,只是朝堂真真假假,哪是我想怎样便怎样的?你不要管这些,进了朝堂也不要表现得和我关系好,远着点,要是不明白,就看看定国侯怎么做的。”

定国侯一家世代出武将,兵权在握,还能得盛宠,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燕书承又想了想,觉得没什么漏掉的了,眼前是黑乎乎的房间,旁边是张庭深火热而健壮的身躯,这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鬼使神差的,伸手去抱他那结实的腰。

张庭深自刚才他说要远着点便沉默不语,察觉到他的小动作,身体一僵,还是自暴自弃地伸手去搂他。

语气颇为哀怨:“我还以为跟着你进京,能常常看到你呢,谁知竟像那牛郎织女,远隔天涯。”

他这话说的坦然,燕书承竟然分不清里面几分真几分假,耳边听着张庭深一下又一下的心跳声,只得闭着眼:“这些天白跟着我学习了,引喻失义,这牛郎织女哪能用在我们两个之间?伯牙子期还差不多。”

“你要改改这毛病,省的进都以后落人口舌。”

第二日,定国侯帐下一位军师带着一小队人马,先到了登革山。

张庭深和张二强在进行寨子的最后一次巡视,燕书承和王落阳在议事厅招待了他。

一行人被王大壮引了进来,见到燕书承先行了礼:“小公子日安,属下罗青,奉将军之命,前来收编登革山百姓,登记造册。”

燕书承冲他点点头,又朝着王落阳示意:“落阳,带兄弟们来登记吧。”

又朝前探了探身,亲切开口:“罗先生请坐,定国侯如何了?”

罗青:“幸得小公子挂念着,将军一切都好。”顿了顿,又笑道:“这是听说这趟能得多员虎将,高兴极了,若不是要押送苏首义等人,现在来的就不是属下,而是将军本人了。这还得多谢小公子。”

“定国侯缉拿叛贼,着实辛苦。”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王落阳跟着张庭深便进来了。

燕书承又把张庭深引荐给罗青,“这是登革山得大当家的,名张庭深,这是定国侯帐下军师,罗青。”

两人又互相见了礼,罗青心下纳罕,不由得琢磨,这刚才那三当家的,小公子也没引荐,这张庭深是有什么特别的?

当下觉得要对此人更重视三分。

议事厅够大,便在台上架了桌子,依照花名册依次上前报姓名年龄与籍贯,愿意当兵的一侧,不愿的在另一侧,到时送往肃州太守府交予新太守处理。

罗青及其手下做事几位麻利,很快便将寨子诸人都登记好了。

张庭深见马上到午饭时间,又知道宋将军会直接过来,不欲让他再跑一趟,便留他在寨子里吃了午饭。

等到了未时,有小的来报,说定国侯一行人到了。

张庭深护着燕书承,一行人浩浩荡荡下了山。

只见山下宋字军旗迎风招展,最前头是身披铠甲的的宋崇阳,他已年近五十,却丝毫不显老态,坐于马上,威风凛凛。

见燕书承到了,宋将军立刻下马迎了过来。

燕书承虽无官职,但却是圣上亲口认的义弟,而且刘徐二人的反叛案子,燕书承出力不少,可谓是英雄少年。

若无意外,等他加冠时,便能正式立于人前,为圣上效劳。

就是不知,圣上会给他什么官职爵位了。

几人寒暄几句,宋崇阳看看日头,抬手道:“小公子上马车吧,行伍之人,没有马车备着,这辆是从太守府抢的,还望小公子不弃。”

“定国侯哪的话。”

燕书承免不了又客气了一番,人家行军自然不会带马车的,为了自己还专门找了一辆,已是体贴至极,更何况这些日子,他连驴车都坐过了,对于精心收拾的马车,他哪还有什么不满?

宋崇阳仔细端详他一番,发觉这位小公子真的不介意,这才放下心来。

又不由得腹诽,京都诸人,将小公子传的龟毛又事多,还冷血奸诈,谁知见了真人,只觉得是个文雅有礼的世家公子。

又想起他的属下朱兴,擅用兵,却只是因为性格乐观加上运气好些,便被京都人士传成了胸无谋略只靠着运气升官发财之人,可见传言不能信。

这般想着,对燕书承就更亲近了几分。

第 15 章

出了肃州的地界,军队朝着京都一路向北,登革山的弟兄们被宋崇阳分开安排,插进了不同的队伍中,这既是避免抱团,也是为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