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26)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燕书承没了办法,正巧小盛子捧着新被褥来了,就闭着嘴不说话,待小盛子弓着腰打算出去时,冷声开口:“今晚的事,不许透露出去,否则小心你的脑袋。”

小盛子低着头应了,从头到尾没敢往张庭深那边瞧一眼。

他这种留在行宫的奴才,虽然例银赏赐比不得宫里,但皇上许久不会来一次,倒也落得轻松,显然,他并不想让这轻松日子到头。

行宫的床不算大,最起码比不得登革山垒的石头炕,但睡下两个男人还是绰绰有余。

燕书承歇在里面,等到张庭深准备躺下时,踹了踹他的小腿:“把灯熄了。”

又将今天宋榕的话告诉了张庭深,“我明日带人去台山县一趟,你可要和我一道?”

“那是当然的。”张庭深又问,“只是我还是没明白,怎么非就得你去这一趟?”

燕书承闭着眼,他这一路马车颠簸,颠得他浑身难受,早就累了,却有心提点他:“圣母教乃前朝余孽,只是我大庆建朝百年有余,早就不成气候,圣上却留着他们你说为何?”

张庭深:“黄雀在后?”

他这些日子可没少看了兵法谋略,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了。

燕书承笑了,翻了个身,“前些时日,便有探子禀告,说圣母教与瑞国有了接触,似是想要偷渡瑞国的刺客进京,此番是声东击西。台山县的动静大到连县丞都惊动了,怎么能不派人去一趟呢。”

他这话说的极其讥诮,将台山县县令讽得像耳聋眼花的傻子,张庭深听的有趣,“那你明日可要去见见那县丞?”

“才不,我又无官职,见他作甚?反正我只要出现在台山县地界就成,懒得去搭理他。”

他这话说的任性,张庭深心下柔软,又见他一副困得睁不开眼的样子,帮他掖了被子,“那睡吧,既然只是走过场,明日我陪你去,还能玩一玩。”

第二日,燕书承去找定国侯,宋崇阳正在举石锁,看见他俩连忙放下迎过来。

寒暄了几句,燕书承不好意思地将事情说了,宋崇阳摆摆手,道昨日宋榕就来找他说了。

宋榕是他的远方亲戚,早就出了五服,但是一个是当朝武将,一个是圣上身边的心腹侍卫,两人关系却还是不错。

尤其是宋崇阳年纪大了,便总想着提拔提拔家里的小辈,宋榕在圣上身边当差,只要不出大的差错,总能走到人前,有个好前程,是以平时更加热络。

昨晚宋榕从燕书承那出来,便去了宋崇阳住的院子,又是一番吩咐。

宋崇阳:“咱做臣子的,有什么事能比圣上吩咐的差事重要?小公子只管去。正巧我们也没什么事,休整一天明日再走也不迟。”

燕书承又朝他道了谢,和张庭深换好衣裳,带着几个侍卫出门了。

台山县在附近也算的上富裕的大县,临近过年,乡里百姓有钱的都来置办年货,没钱的也爱来凑个热闹沾沾年味,大集从五天一次变成了三天一次,中间还有小集,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

虽然他和张庭深都知道,这只是个过场,但戏还得演足了,在街上走了一会,便状似严肃地将几个侍卫派了出去。

这才放下心仔细看这路边的热闹,燕书承虽然马上就要过他十九岁生辰,但十三岁前太傅管的严,十三岁后又住在深宫,极少出门,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形,颇有兴致地逛着。

随从的侍卫有个是本地人,对台山县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凑在他跟前仔细讲解,语言通俗有趣,燕书承越发高兴了。

张庭深也左顾右盼,肃州发展的不如台山县好,虽然也有集市,却远没有这么热闹。

两人在各个摊子前流连,摆摊的小贩眼神尖,立刻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和排场判断,这一行人非富即贵,吆喝的更加卖力了。

最后,燕书承拽着张庭深在一个泥人摊前停下,看了许久,忍不住开口,“可能为我傍边这位捏一个全身像?”

见有生意,老板高兴不已,拿出泥巴来问:“捏个什么样子的?”

燕书承捏着下巴思索一会,“佩剑的骑马将军形象。”

第 16 章

老板做生意的,极会说话,手下动作麻利,还开口和他们聊天:“我这每日来捏将军样子的年轻人数不胜数,这位壮士倒是最有将军气概的。”

燕书承心情好,接着老板的话:“可不,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从军戍边之人。”

张庭深在一旁看他和老板聊的开怀,不由得有些无奈,他哪算什么将军呢,连战场都还没上过呢,顶多便是土匪。

哦,也不是土匪了,已经被招安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