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72)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说起这个面食摊,张庭深有印象了。

乌口城内小摊不少,官将军仁慈,也允许百姓在都督府这条街上做生意,只要不超过府前的影壁、不影响平日将士们进出就是了。

因为离得近,这个小摊他也没少去吃,摊主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五大三粗但脚步虚浮,不像是是会武的,很符合他饭点卖饭,平时去打猎的形象,摊主有个媳妇,说话乌口口音很重,所以见到他们只会腼腆笑笑,但干活很是麻利,二人还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和张庭深差不多的年纪,整天招猫逗狗,不干正事。

也是因为有这么个儿子,摊主几乎风雨无阻,每日都坚持来摆摊挣点钱维持生计。

这种人家,在乌口找不出一百个,也能找出五十个。

但燕书承去吃过一次后,就觉得这户人家有问题,还专门派了影卫去盯着。

“摊主的儿子出城后大约半个时辰,姜所岩带兵走的,看来是听了消息甚至讨论后做的决定。他是自信认为,我没有派兵去蹲守。”

“哎,所以说,你到底怎么发现不对的?”听他这么讲,张庭深恍然大悟,既然姜所岩的消息是乌口没做准备,那就不会特意带兵偷偷摸摸去了。要知道乌口派的探子,可什么都没发现。

燕书承笑道:“老板做的脑花,有京都的味道,但他提鲜却用的糖,这是瑞国的吃法。”

“你单这点?”张庭深有些好笑,想起前两年在寨子里,给燕书承带的脑花也因为是甜口的被嫌弃了。

甜口脑花也不近在瑞国有啊,肃州就吃甜的呢。

他很难不怀疑燕先生有没有夹带私货。

“这点还不够?”燕书承反问:“脑花加糖可以理解,毕竟乌口与瑞国接壤,前些年太平时也常有瑞国商人走动。

“但京都,除了戍边士卒和流放的罪人,很少有谁往这边来的,他既然没去过京都,怎么做出京都人士爱吃的口味。

“说是京都口味,还不尽然,该说是‘两不靠’,京都来的吃不惯,乌口本地百姓也不喜欢。想来定是之前去京都摆过摊,所以才练了这么一番手艺。

“除了他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所以才没注意到自家摊位没有乌口本地人关顾,我想不出什么其他可能。”

他这么一说,张庭深突然想到,似乎这家店是只有自己、赵灿这种,之前在京都待过,又来到乌口的将士喜欢这家,但就算是赵灿,也是来乌口很久后,才去光顾的觉得好吃。

像徐鹿,他刚来就为了省时间,在路上买过一次,还抱怨说太甜了,很难吃。

燕书承拿着羽扇,朝他眨眨眼:“抓奸细,靠的就是这种细节。”

“你先点两千人马,赶往箬峡,我带着剩下三千随后就到,我所说的登高二字可还记得?”

张庭深点点头,笑道:“记得清楚着呢。”

“那就好。”燕书承笑:“当初你烧粮仓之事,瑞军都看到了,想来这半个月人心惶惶,初接到粮草,最是松懈,最易击破。校场演练毕竟比不上沙场实战,但箬峡地势有利与我等,对上瑞军也是不虚的,用来练兵最好不过。”

“当然,你堵了他们后,第一时间看姜所岩在不在,他是最大的变数,若是不在,立刻派人传信给我,影七先跟着你。”

“若是在呢?”张庭深好奇道。

台下是士兵整齐划一、气镇山河的脚步声,台上,北风渐起,吹的旌旗猎猎作响。

“若是在,那他就是我来乌口后,第一战的祭旗者。”

——

此战张庭深为主,徐鹿为辅,赵灿为人谨慎,被下令做后应,正在箬峡旁边的树林里待命。

遥遥望着崎岖的箬峡,赵灿暗暗摇头,心道这安排看上去缜密,其实太过自信,他们要对上的可是姜所岩,燕小公子怎么能保证姜所岩行动处处如他所想呢?

而且一个月的阵法,能练出什么来?若是让姜所岩反将以军,五千人都要埋进去了。他长叹一口气。

暗暗祈祷,最起码,庭深他们要安全回来啊!

将士们有疑虑,这是燕书承和张庭深早就预料到的了,与习惯了跟着姜所岩兵法排布行军的瑞军不同,乌口之前行军打仗都很是被动,更是几乎没有接触过五行八卦这种东西,对此有天然抵触。

若是换了官遇水当主将,他们不一定会反对军令,但延迟争论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箬峡一战,至关重要,不容闪失,所以虽然他自荐为主将有揽功劳的嫌疑,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按计划,张庭深带人将瑞军堵在了箬峡峡谷之中,定睛一看,姜所岩果然在,正身穿一身玄甲坐于高头大马之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