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96)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门的声音越来越响,燕书承模模糊糊,听见有人在交谈……

等等,他突然睁开眼,张庭深烦躁地“啧”了一声,又狠狠在他脸上“啵”了一下,伸手将燕书承的衣服理了理,确保不会被人看出什么。

帘子一撩,竟然是一个穿着青衫的小内侍,见到他们俩立刻麻利地行了个礼:“国公爷、张将军,圣上有旨,要两位进宫伺候用膳呢!”

乾元殿,闻绍临盯着门口,一脸铁青。

张升忠能做到大太监的位置,不仅靠着“该瞎的时候瞎,该聋的时候聋”的本事,他对整个皇宫的把控力,也是厉害的。

没多久就整理了厚厚一沓文书递了上去,那些事重点怀疑对象,那些事可能对象,标得一清二楚。

张庭深,就在最前面一个,被他重点标红了。

第 56 章

乾元殿,张庭深有些拘谨地坐在桌前。

闻绍临这位君主,虽然在燕书承嘴里,是一位控制欲有些强还有些烦人的父兄,但他作为一个臣子,一个朝堂新贵,是没怎么见过他的。

更不要提,在乾元殿和圣上一起用膳。

见家长的紧张感里,便带了面圣的拘谨严肃。

燕书承很是心宽,在他眼里,自己已经和圣上坦白了,而且圣上也接受良好,看上去不打算管他。

虽然在和张庭深亲热时,被闻绍临派来的内侍打算有些尴尬,但他们进宫前已经收拾妥帖。

他便开开心心为张庭深夹咕咾肉吃:“你尝尝,御膳房的咕咾肉是用的菠萝,还用冰糖炒了。”

正宗的咕咾肉肯定不会用冰糖,但他和圣上都喜欢,所以御膳房就这么做了。

菠萝和里脊肉的搭配,酸甜可口,清新解腻。

闻绍临淡淡的瞥了他们一眼,轻斥道:“没规矩。”

燕书承冲他讨好一笑,从张升忠手里接过筷子,也为他夹了一筷子。

闻绍临的脸色这才好了些。

堂堂荣国公,怎么在餐桌上做些布菜的活计?

闻绍临矜持地开口,将燕书承给他夹的咕咾肉吃了。

只是看张庭深目光怎么也说不上温和,张庭深是引诱文若走上龙阳道路的第一怀疑对象。

长相俊朗,虽然出身不好,但现在也是骠骑将军,地位够高。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登革山文若便与他相处几个月,后来又在乌口,有着同袍之谊。

他收到文书的第一时间,就派了影卫盯着张庭深。

不盯着不知道,他这才发现,文若竟然每次出宫,都是和这姓张的一起。

虽说不是单独,总有王落阳、江采、和江家老太太等人陪伴。

听到下面上报说文若和张庭深在马车里一直没出来,就敲响了他心中的警钟。

都是成年人,有什么不懂的呢。

闻绍临又看向自家孩子,正开开心心吃吃喝喝,这一桌子虽然是临时吩咐准备的,但这几日燕书承都在宫里,御膳房常备着他爱吃的。

两个青年儿郎,进殿后就脱去了厚重的斗篷,只穿着内里的衣衫,燕书承怕冷,里面还绣了一层兔毛,毛茸茸的衬得他更是唇红齿白。

张庭深穿的就薄了,一身宝蓝色的戎装,还收了袖口和裤腿,干净利落,似是出鞘的宝剑。

虽然看起来气氛融洽,怎么都不是一路子人,闻绍临看着两人,心里挑挑拣拣,怎么看怎么不满意。

他沉思半晌,开口问:“你们两个今日怎么凑一起去了,下面人来报的时候朕还吓了一跳。”

张庭深想偷偷瞄一眼自家燕先生,却见圣上一双鹰目,紧紧盯着他,似是盯住了什么猎物。

他一怔,只得老老实实回答:“臣三弟,就是之前在定国侯手下当差的王落阳,今日要出发回肃州去。燕先生和我去送送。”

只见闻绍临兴致勃勃又问:“先生?你叫文若作先生吗?”

如果他没记错,张庭深好像是比文若还大个几岁。

民间除非是对教书的学者,几乎不会对比自己小的人为先生。

张庭深一边心里嘀咕圣上不会是知道了什么吧,一面恭恭敬敬回答:“是的,先生之前教过我写字念书,当初寨子里的人,都叫先生。”

闻绍临又笑眯眯地絮絮叨叨,说些燕书承的日常起居,爱吃什么、什么时候睡,又说道小时候喜欢在他龙案上盘着腿看他写字,被太傅骂了就知道躲在自己身后哭……

絮絮叨叨,零零碎碎,一副聊家常的和蔼样子,张庭深不敢放松,每一句回答都要在心里过一遍,以确保不说错话。

只是随着闻绍临话题渐渐转向燕书承小时候,那个他没见过的,顽皮爱闹的小燕书承,他的心神就都被勾住了,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