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债/那年桃花今日开(84)

作者:池青一 阅读记录

李尧微微勾唇,长得还不错。

“下去吧,孤还想再坐会儿。”

景华后退半步,同他行了个礼,转身便退下了。

李尧淡淡地看着景华离去的背影,也不知怎么得,心里突然空空的,像是哪个地方漏了一般。

一个黑影从他身后闪了出来,恭敬地立在他身边。

李尧问:“查得如何?”

“进宫前,景官人在烟柳巷待过。”

“那是什么地方?”

黑影顿了顿,近乎小心翼翼道,“那是一个男子寻欢作乐的地方。”

他说的委婉,但李尧还是明白了。

一个待过烟柳巷的男子,此等姿容,不是乐师便是男妓。

杨叔同为了迎合他的喜好还真是下足了功夫和苦心。

李尧浅浅一笑,冲他挥了挥手,“下去吧,今后关于景官人的事,不必再查了。”

黑影得令,一个闪身便消失了。

第二日是他登记以来的第二个大朝会日。

所谓大朝会日,那些平日里可以不够格来上朝的官员们都会在这一日来上朝,与皇帝汇报自己工作近况。

第一个大朝会日,正好是李尧登基地日子。

翌日一早,李尧早早得穿戴整齐坐在了龙椅上,堂下早就乌泱泱地站满了人。

随着大监喊朝声的结束,便有人从那一群乌泱泱里走了出来,向李尧汇报着情况。

往日早朝的议事要么是科举之事,要么是南面百姓安抚之事,再便是各个州府的治理以及边防之事。

今日倒是多了三项,其中之一便是众位官员的工作汇报,其二是李尧册封皇夫大典的相关事宜,还有一事便是东海国的联姻合谈国书。

东海议和的国书,众人都是头一回听说,所以这国书一到,整个朝堂几乎都震惊了。

国书上说:东海国听闻李尧要册封皇夫,便从东海国内选了十个貌美郎君,以和亲的名义送给李尧以充实后宫,以保两国百年和平。

东海与唐国已经相互看不顺眼数百年,时机一到他们便会向唐国发难,要不是他们特有的离不开水的体质,以他们的实力,只要稍稍发难,唐国便会被他们吞了,怎会如此殷勤地给唐国送什么议和国书?

朝中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也不知该如何评价此事。

李尧看向唐晋元。

唐晋元出列道,“陛下,经历西北戎狄一战,唐国国力尚需时日恢复,若贸然与东海交恶,后果堪忧,倒不如先按兵不动,看那东海王到底先作甚。”

“唐宰辅此言差矣。”有人站出来反对,“若东海人想借机行刺,又当如何?臣以为应当将东海人赶出唐国,拒绝往来才是上策!”

唐晋元道,“前几个月东海国正备受海盗侵袭,东海在这个时节给唐国送来国书,除了求和,怕是还有旁的什么所求,刘大人,咱们倒不如趁机把握机会。”

唐晋元身后有人站了出来:“刘大人,东海人猖狂了数百年,如今见我唐国强大便妄想依附,我唐国为何不能顺水推舟,趁此将其收入囊中?”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战局,朝堂上就此又吵了起来。

大概过了半刻钟,眼看着大家吵得口干舌燥的,李尧清了清嗓子,朝一旁低着头的杨叔同问道,“先生怎么看?”

话音刚落,朝堂上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都往杨叔同的方向看去,却见他此刻正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立在那里,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好半晌,他才反应过来一般,微微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向众人。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据臣所知,东海人大多阴险狡诈居心叵测存心不良,而今突然给唐国献上求和书,也不知其中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杨宰辅说得在理!”

话音刚落,朝堂上半数以上的朝臣便附和了起来,完全没了方才争吵时的气势与乱哄哄。

李尧暗自咬了咬牙,面不改色地点了点头,“既然先生都这般说了,那孤便将这国书退回去。”

杨叔同顿了顿道,“臣倒是觉着,唐宰辅说的有几分道理。”

又想附和的众人又微微一愣,杨叔同与唐晋元自同时待在朝堂上时,便一直都相互掐架,没想到竟有一日两人的想法与意见是一致的。

还真是大开了眼界。

李尧也因此犹豫了一会儿。

但很快,他便收下了国书,并给东海国去了一封回信。

退朝之后,李尧径自去了李民的宫中,今日绾绾过来陪读,这会儿课业还没散。

果不其然,才不过半晌,唐晋元便也走了过来。

李尧将他招进内室,刚坐下便怒道,“他是什么意思?”

唐晋元神色凝重,“陛下,此事恐怕要从长计议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