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176)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等他当了郑国的储君,一定也有这样的排场。

而且郑国对周礼知道得更深,场面说不定会更大更庄重。

郑仲最后离开纪国的时候也很是体面,临走终于又见妹妹一面,算是嘘寒问暖。

可惜郑姬面上点头,心里却深知发生什么,也知道这些关心代表什么。

没想到看着家里人离开,她竟然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难道真是纪国太自由,她都不喜欢郑国的氛围了?

送走郑仲,纪国并未对此事做事偏向,这让还在主持大局的郑伯很是高兴。

其实郑仲走了之后,经过身边人提醒,郑伯才知道二儿子是去找“援助”了,他还担心纪国要是真的支持二儿子,那他是不是也要改变想法。

纪国虽然冷淡,但还是很尊重他们。

这不比昌国,卢国强?

只能说都是对比出来的。

昌国,卢国为了打其他国家,竟然不把郑国放在眼里,说攻打就攻打,说抢粮就抢粮,他那会差点以为自己要亡国了。

没想到只是占着自己地盘打仗。

这甚至比直接攻打还要屈辱。

因为摆明了那两个国家都没把郑放在眼中。

所以纪国什么都不做,郑伯都有些感激,明年名士会,一定给纪国安排个好位置,一定给个大大的排场。

这些事纪国完全不知。

他们的腊祭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属于储君的冠服也准备妥当,一道道礼仪并不是完全照搬周礼,可大致框架没变。

如此郑重的立储仪式,更加表明国君的态度。

不管外面怎么说,他都坚定立大儿子,这才是让兄弟两个关系一直好下去的办法。

如果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反而会让兄弟之间生嫌隙。

纪伯很明白,他的小儿子不评什么天下四公子,依旧是天下公子的典范,无论能力还是品行还有周公遗风。

纪伯确信,他的两个儿子不会因为这些事起争执。

与其说立储是为了表明态度,不如说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不要挑拨我们一家的关系。

挑拨了也没用!

当然,纪伯更是暗暗得意。

昌国,卢国那些怎么羡慕他家的,他可太清楚了。

没办法,谁让他有两个好儿子。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十一月二十九, 纪国宗庙。

三日前,纪伯一家搬到宗庙来住。

是故有事于大庙,必寝于此。

之前纪国腊祭, 也没有全家来此住三天的习惯。

但因为今年立储, 所以早早做了准备。

宗庙今年重修过, 位置不变,依旧在宫室附近。

因为周礼说事死如事生,礼也。

大意是,对待死者要跟对待生者一样,要有地方住, 有东西吃。

所以宗庙的规格跟宫室相同,名字也会称为纪宫。

所戴冠冕全都准备好。

按照纪国的习惯,头冠以朱色为尊,衣裳以玄色为上。

纪伯的头冠染色三遍, 两个儿子的冠只染一遍。

但今日的立储仪式上,纪胜的头冠则要变为两遍, 证明他储君的身份。

在宗庙做这个仪式, 既是向祖宗告知, 也是请求祖先降福。

这也称为告庙。

不仅告知立储, 更有今年纪国的成果。

从一个边陲小国, 到真正的诸侯强国, 他们从隐忍到显露实力, 用了整整七年时间。

最初的五城,到现在的六十六郡,从五十万人, 到六百万人。

纪国做到了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事。

纪伯眼睛有些湿润, 他平时鲜少有这样的情绪。

可今日告庙, 却忍不住激动。

腊祭之后,就是纪国现在的年节。

虽然历法还未确认,可已经是纪国的传统,类似于后世的过年一样。

从宫室到民间,各地都在庆贺。

虽然很大程度是因为天气冷,他们这边没办法做事。

不过一年到头有个休息的时间,好像确实不错。

去往各地的纪国官员也把这个习俗带给所有纪国郡县的百姓。

经历过大战的他们辛苦了,各地施粥放粮全都跟着一起热闹。

与此同时,在腊祭上告庙过的封赏,全都送到参与今年打仗的兵士家中。

按照他们的功劳各有赏钱跟赏田。

纪国的军功制度是纪伯跟纪胜一手创立,共分二十等,只要是给纪国做过贡献的,都能得到相应的赏钱跟功劳,家里的孩子还能优先上官学。

完整的军功制度,就跟科举制度一样,都给了下层百姓晋升的希望。

想让将士们变为狼,那一定要喂肉,还要多喂一些。

纪国因为几个工厂,以及现在精盐的买卖,内里富裕得很,给大家发赏钱绝对不手软。

不过发展到这,纪凌感觉纪国应该有人专门来负责货币运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