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妻溺宠商户郎(女尊)(163)

作者:易苓 阅读记录

苏问筠忍俊不禁,“好吧,我开玩笑的。”

她接过玉佩,将两块玉佩摆放在一起,慢慢推进,半晌,果真合上。

苏问筠笑道:“这下你可以放心了,我可不是随便拿一块玉佩来诓你的。”

白嘉年有些不耐烦,敲了敲桌面。

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这种糟糕的感觉,他一点也不想再体会一遍。

“好吧。”

苏问筠老实了,将这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当年镇国公告诉了她许多事。

这两块玉佩本是一对,互相可以嵌合在一起。原本是宁王和叶衡的定情之物。后来宁王落难时,匆忙间将它们与年幼的小王女一并交付给了宁王的心腹笔砚生。

而笔砚生便是苏诗怀,是她在宁王身边行走时用的化名。

苏诗怀实际上是宁王心腹谋臣,当年受宁王赏识,为宁王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小功劳。因着她掌握了宁王所有暗地里的事务,位卑权重,为了安全着想,便用了化名,常年带着半张面具。常年难窥真容。

因此,不少人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当年,笔砚生早已察觉到晋王的不轨之心,劝谏过宁王警惕,但宁王心怀善念,始终狠不下心对付这个皇姐。但也听从了笔砚生的建议,将五万两黄金偷偷藏在某处,以备不时之需。

可没想到变故来得这么突然,晋王趁着陛下病重意识不清之际,诬告宁王谋反,雷厉风行的封锁了宁王府。眼看大厦将倾,宁王府注定逃不开覆灭命运,可笔砚生便是唯一突破口。

笔砚生接受了宁王嘱托,将小王女带回尚义,隐姓埋名、改头换面。恰巧那时,苏诗怀和李文君的大女儿苏问筠染上了天花,不治身亡。从此,小王女便成了苏问筠。

而荣元州弑杀的那一幕,吓坏了小王女,以至于她将从前过往尽皆忘却,只记得自己是寒门苏家之女。

本来生活可以继续这般平静下来。

但宁王旧部的到来,让平静的湖面掀起了一丝涟漪。

那夜,有宁王旧部摸到了平谷,本是想劝苏诗怀带着小王女重回王城,为宁王报仇。可苏诗怀知道,小王女是宁王唯一血脉,根本不容有任何损失。更何况,当时晋王权势遮天,若是那时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她勉强说服了宁王旧部,心中的危机却一刻不能停止。

谁也不知道,苏诗怀和白芳荃是忘年之交。

她知道白芳荃人品,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将那五万两黄金和半块双鱼白玉佩托付给了白芳荃。但,并没有告知具体内情。白芳荃品行高洁,同样也知道苏诗怀的为人,隐隐猜到关系重大,却还肯为她作保,苏诗怀感激不尽,两人立下婚约。

若是将来苏问筠恢复王女身份,也算是报答了白家高义。若事不成,白家也能护苏问筠一辈子,而那五万两黄金,便算作谢礼。

苏诗怀本是好意,当年小王女才情人品俱佳,京城人人夸赞,即便不能恢复王女身份,凭着才情品性,也堪为良配。哪知世事无常,后来苏问筠会变成那样,真是孽缘。

幸好后来这具身体的芯子换了一个,否则就是恩人变仇家了。苏诗怀和白芳荃若是知晓,在九泉之下哪能瞑目。

苏问筠将当日镇国公告知自己的,都告诉了白嘉年,说到最后,忍不住叹息一声,“差不多就这些了。”

这一切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但白嘉年毕竟不是寻常男儿,他缓了一会儿便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敏锐捕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心中升起一丝不安,“所以,你们是不是要准备对付晋王了?”

苏问筠闻言,视线移到一边,看向枝头颤颤巍巍的一个桃花,说道:“嘉年,这场风暴我们都卷进来了,身不由己。若是晋王不死,死的便是我们。”

若是可以,她也想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第71章

苏问筠和白嘉年在镇国公府住了下来。

现在的镇国公是叶衡的姐姐叶蓁,承袭了国公爵位,在军中任职。苏问筠见到她时,她一身戎装回府,瞧见了她的模样,泪眼斑驳,隐有怀念。

“你和衡弟真像,听说你是会试第三,出息了,若是衡弟能见到该有多好。”

言语中,满怀欣慰和遗憾,很是真挚。

是个赤诚之人。

不愧是叶羽的女儿。

因着苏问筠的身份暂不方便宣扬出去,叶羽和叶蓁并没有告诉叶家其他人她的身份,只说是对了叶羽胃口的门生,故暂居府上。

这在大秦,并非特例。

每年春闱时节,京中不少权贵都会招揽士子门生。

叶家人知礼守节,并没有多问,年轻一辈人多是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打量她,并没有恶意。苏问筠颇觉自在,对叶家的好感顿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