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人被阴鸷反派抓住后+番外(69)

作者:揺花几许 阅读记录

他绷着脸,用尽浑身的尊严说道:“驴,驴,吃得没有,我不宰你就是了,快走。”

驴伸着舌头,两个鼻孔对着天,可能是不知李寒池所云,也有可能是不想鸟他,总而言之没动弹。

李寒池握紧拳头,忍无可忍在脸上憋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小驴,乖乖走路,好不好?”

闻声,驴大爷气终于消了一点,尽管脸上还是很不爽,但开始慢慢悠悠地往前走了。

李寒池大气也不敢用力喘下,生怕再把这驴祖宗得罪了,又给他撂蹄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章 征途

大晋共有十三路, 十四府,以及二百四十州,再往下就是数不清的小城小县了。

而朱池台镇守的南疆便是归为犁疆路,犁疆路被天日山山脉一分为二, 以北的则俗称北疆, 以南的则俗称为南疆。

犁疆路总设三大军事重镇, 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军事重镇日什镇和岷宣镇都设在南疆,主要用于防抗蛮夷之族鬼方。

另一个设在北疆, 那边天气严寒恶劣、地形复杂危险,占有易守难攻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鲜少会有蛮族选择以北疆为突破口。

说起来,这九边重镇还是太|祖时期做的布防,尤其是日什镇与岷宣镇, 它们是守住南疆的两道关键防线, 前线为日什镇,后线为岷宣镇。

前线失守,后线不得营救。

太|祖定下这规矩的意思, 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南疆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他, 同理。

渭城便是个极好的例子,每个重镇都有几个守卫城,渭城刚好是日什镇的守卫城。

去年冬日鬼方蛮族屠城, 哪怕有皇子还在城中, 日什镇也没有出兵一卒。

所以朱池台能捡条命回来着实是老天开眼了。

自邺城到南疆大抵是小两千公里的行程, 朱池台日夜兼程, 还是花了半个月, 消息一前一后便差了一月有余。

战场, 瞬息万变。

好的局势可能会变好, 可能会变好的局势也可能彻底没救了。

朱池台有没有白跑尚不明朗,但李家那位娇生惯养的二公子肯定没白跑。

骑驴、吃野菜、抓野物、被骗钱、与别人借钱......

一圈下来人黑了不少也瘦了很多,整个人比从前更沉默了,没了那刚出邺城出来时的傲气和狂气,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那双黑亮的眼睛。

“老头,到哪了?”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少年骑着匹营养不良的杂毛马,扭头询问身旁的老人。

他们从邺城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一月有余,进了荒原戈壁则有十来天了,只是眼前还是迟迟不见官兵把守的城镇,只有黄土地。

这里风沙还大得很,飞石快速滚动着,有些细小的石子砸到脸上生疼。

“快了,看地形气候,我们已经到了南疆,连着三十里地不见驿站,估计再有了五六里地便要到西宁州了。”老人眯眯眼,起了一层干皮的嘴唇挂着笑意。

答话的老人是莫大问,而穿着粗布麻衣的少年正是李二公子。

黑店被坑了以后,李寒池临过府衙想靠着身份要点钱,但不成想他的祖父早已下了死命令,不许这些人借他一分钱。

祖父摆明了是后悔让他上南疆,这才想他知难而退。

李寒池都怀疑黑店偷他钱和马的人是不是祖父找来的。

不得已,他只好把身上贵重的衣裳还有刀典卖了,换了点钱,找到集市后,又把驴和骡子卖了,最后买了三匹凑合点的马匹赶路。

因为穷,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但还好到底是坚持下来了。

西宁果真是如传闻中所说的一般一年四季都刮风,卷着黄土的风沙把他发间的银链吹得叮当作响,在他的耳畔处剧烈的晃荡着。

“一会我们先去拜访岷宣镇,拿到岷宣镇的通牒才能去日什镇,也不知道岷宣镇的都司如今是哪位任职,好不好讲话。”

莫大问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处,似乎已经望到了那座在风沙中屹立不倒的军镇。

他思虑着李寒池年少,都司若是不肯放行,还得等二皇子来领人。

“云贵,打我家出来的将军,认得李府的牌子。”李寒池道。

这一路上虽说莫老头总是坑他,但也帮了他不少。

莫大问头脑灵活又见多识广,他自个说是儿时随着父亲四处经商,这才知道的多点,但李寒池总觉得老头有话瞒着没说,一个商人而已,怎么能把南疆重镇的情况摸得这么清楚?

“云将军啊,性子刚烈得很,师承李老将军,那就难怪了。”莫大问笑着说道。

李老将军,这个称呼好久没听到过了。

“老头,你是不是来过这个地方,还认识云贵?”李寒池睨向莫大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