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到天灾前疯狂囤货+番外(28)

作者:福尼尼 阅读记录

原本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野,如今变成了一片片枯黄绝收的死地。地面干旱到出现蛛网状的裂纹,本应肥沃的土壤变成了干干巴巴的黄土地,风一吹,细小的黄土满天飞舞。

渔业和养殖业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养殖的动物和池塘里的鱼都大面积死亡,前期所有的投入一夕之间全部化为乌有。

不过好消息是官方对此早有准备,下发通知说要按比例给受到损失的农民一定的补贴,帮助他们渡过旱灾。

虽说不知道会得到多少补贴,总归会比绝收好一点,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农产品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石,农产品绝收,受影响的不止农民,还有普通人和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工业。

农产品绝收,直接导致菜贩子进不到新的农产品,菜市场关门。

没有原材料,农副产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统统受到了影响。

现在市场上卖的,大多都是之前的存货,有些厂家连往年的存货都拿出来放到网上卖。快递停了,抢到的物资也要自己开车去厂家取,但只要能用都会被快速抢光。

存货很多,但人也多,人人都抢着买,再多的存货总会有卖光的一天。

.

每天凌晨气温低的时候宋可可都会外出,装作采购物资,实则去观察外面的形势。

没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商场经营不下去,原来的大型商场早已被官方接手,当成了固定的物资点和灾民安置点。

大型商场占地面积大,楼层多,官方接手后,重新进行了整理和规划。

顶楼用来装运过来的储备物资,这样运送物资的直升飞机卸货后能将物资尽快搬到屋内。

顶楼下面一层楼用来发放和卖物资。为了防止有人起歹心,组团哄抢物资,运送物资和看守物资的全部都是真枪实弹的军人。

其他的所有楼层都用来安顿受灾来此的灾民。

官方派人将来这里居住的人进行了个人信息登记,然后按照他们原住所的小区给他们安排居住区域。

并且每天都会给这些人发放固定的吃的喝的,隔几天会发放一些日用品。不过发放的物资不会太多,仅够个人使用,有更多的需求就要花钱去买。

此外官方还派了很多带枪的警察和军人24小时轮值巡逻维护秩序,防备打架和抢夺他人物资的情况出现。

与此同时,每个小区的业主群里都收到了一则强制招募志愿者的通知。

因为建立物资点以及日常派发物资的人手不够,所以现今依然居住在小区的居民每家都要派出一个人当志愿者,帮忙建立物资点和派发物资。

六十岁以上的失独老人家庭、退伍军人家庭、单亲家庭内部成员只有两人,且孩子小于十岁的家庭不用出志愿者,但要进行登记以便派发物资。

其他家庭按人数比例派志愿者,同时按派出的志愿者人数和登记的家庭成员人数领取物资。

家庭成员人数符合但不派志愿者的家庭,自行解决物资问题。

看到通知后,顾诗想去当志愿者,被宋可可拦了下来,三个人研究完,最后决定宋可可去当志愿者。

第二天一早,宋可可和小区的其他志愿者一起去了指定的地点搭建物资帐篷。

物资帐篷搭建的地点在几个小区的中心位置,每个小区的志愿者负责搭建自己小区的物资帐篷,然后每天凌晨五六点的时候,物资车会把需要发放的物资卸到物资帐篷门口。

再由当天轮值的志愿者将物资搬进物资帐篷,进行分类整理,到七点多通知小区居民取物资。

每天这个时段物资点都有带枪的军人巡逻,还安了高清摄像头,装好运过来的物资封装又严实,所以根本没人能私藏别人家的物资。

盘点完要派发的物资,领物资的人也到了。宋可可和郑倩不停地往外递物资,另外一个叫王元元的志愿者负责登记领物资人的信息。

物资帐篷里没有空调但是有风扇,只是气温高,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显得风扇也没多大作用。

没多久,郑倩的短袖就被汗打得湿透。王元元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负责登记所以要直面领物资的人,这就意味着要被太阳晒到。高温下的紫外线毒得很,没一会儿王元元的脸就被晒得通红。

宋可可早就料到了会这样,来之前在所有会被晒到的地方涂了厚厚的防晒霜;从空间里拿了几张冰凉贴,分别贴到了衣服盖住的部位;她还把要带的电解质水倒入空的纯净水瓶子里,又带了个电池款的手持小风扇,可以说能准备到的降温防暑装备都准备到了。

同类小说推荐: